这几天,江苏徐州女孩希希,辞掉工作后边赚钱、边带妈妈看病、边旅游的视频,让不少网友感动。
徐州姑娘希希的妈妈5年前被确诊为乳腺癌。5年来,希希陪着妈妈四处奔波求医、治疗。她知道患者心态和家人陪伴很重要,辞掉工作后带妈妈“吃喝玩乐”、怎么开心怎么来:去天安门和故宫,娘俩儿还一起拍了古装创意照;去西双版纳逛夜市、去西藏看布达拉宫、去三亚赶海冲浪、去听摇滚音乐会、蹦迪跳伞、听相声……
希希是个好闺女,是妈妈的优质“小棉袄”。有这样的女儿,是每一名妈妈的幸福。
我不由得想:“母亲在世的时候,我给过她什么快乐吗”?左思右想,惭愧得很,好像并没有什么。只有3件小事,勉强算得上我带给母亲一些快乐。
第一件事:一张奖状。
1985年,我13岁,读小学五年级。
我拿到了全年级期末考试第四名。回到家,母亲正往家里搬锯末、刨花,头发上、衣服上满是碎木屑。
“第四名啊!”母亲把手在衣服上反复擦了好几下,小心地接过奖状和奖品,笑得合不拢嘴:“好儿子,妈再也不说你笨了”!
第二件事:一篇稿子。
2007年,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我在土炕下看到了一张剪报。那是我初学写稿时,发表在一家地市级报纸副刊上的散文,标题叫《凝望母亲》。报纸右上角,有母亲歪歪扭扭却工工整整的签名。
第三件事:一场电影。
2005年夏天,我突发奇想,要带母亲去看电影。
到了电影院,母亲怯场了:“这么多人啊?闹哄哄的,妈这心脏受得了吗”?
我说:“先进去,不舒服的话随时可以出来呢!”
母亲答应了,牵着我的手,平生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像极了我小时候,牵着她的衣角去看露天电影。
那部电影的名字叫《生死狙击》,是战争、动作题材,拍得很精彩,场面很震撼。影院的音响很棒,有爆炸和激烈的枪战时,座椅都在微微震动。
母亲看得很投入,随着剧情的推进,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看到男主人公大难不死后亲吻女友,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抿嘴一乐。
走出影院,母亲乐呵呵地,脚步很轻快。
我问:“妈,电影好看不?”
“好看呗,真好看!”
“难受不?”
“不难受。空调真凉快儿。城里人就是会享受!”
回到家,母亲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咕咚!”喝了一大口冰镇啤酒,乐呵呵地说:“这回行咧,电影也看咧,这辈子就不冤了!”
母亲去世后,我又看过很多次《生死狙击》。每次,我都觉得母亲就坐在身边。看完电影,“咕咚!”喝一大口冰镇啤酒,乐呵呵地说:“行咧,电影也看咧,这辈子就不冤了!”
这样的快乐,我给母亲的太少太少了!
2001那一年,19岁的贾玲考上了中戏,就在她努力追梦的时候,妈妈李焕英意外离去。贾玲产生了巨大的内疚感:“我从小到大都不争气,我当了你一回女儿,但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到。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在意过一件事。”
贾玲拍了《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她想告诉天下所有子女:“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好好孝顺他们吧,不要等到子欲养了而亲不待。”
斯琴高娃老师在央视《朗读者》上,说过这样一番让人泪目的话:“我们大家在座的人,都有爹有娘。而我们有的也包括我自己,爹娘都走了,所以呢,我希望在座的,如果你们的爹娘还健在的话,从现在做起不晚,好好地爱他们,好好地伺候他们,好好地哄哄他们,别太多的犟嘴。真的,不然的话后悔来不及。”
真希望时光能倒流,往昔归来。母亲仍然走得动、吃得动,我不会犟嘴、不会傻乎乎地加班忙工作,更不会把外面受到的委屈带回家里,冲她没来由地发脾气。
我会陪她到处吃喝玩乐、让她过好每一天,让他每天都很高兴,哪怕就一次也是好的。
我想晚上给她泡杯茶、端一盆热水泡个脚,或者再带她去看场电影……
母亲离开我和姐姐、弟弟15年了。可惜,我再也不能带给母亲一丝一毫的快乐了。
父母还健在的人,照斯琴高娃老师的话去做吧:“好好地爱爹娘,好好地伺候他们,好好地哄哄他们,别太多的犟嘴,真的,不然的话后悔来不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