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懒惰、叛逆、躺平、巨婴……
还有问题学生, 放弃学习,缀学;放弃工作,躺平,或者自暴自弃,甚至还有放弃生命。
让大人感到烦的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直到某一天,自己感到松松垮垮、自暴自弃 、岂不哀哉为止!
其实,所有的行为后面都是有需求的。
那些俏皮捣蛋的行为,尤其是不良行为背后真正需要的是爱和关注。
爱就是无条件的接纳。
接纳孩子,先从接纳自己开始。
也就是爱别人,先从爱自己开始。接纳自己的完美,更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敲黑板画重点:先完成,再完美。拥有一个空杯的心态,接纳自己,接纳孩子。
以接纳为容器,那么容器里面就盛满了或多或少的爱,慢慢地储存着储存着,爱就一点一点地多起来,当爱流淌起来,那就是心流,福报也就接踵而至,让爱溢出来,惠及身旁。
接纳从接纳感受开始。感受其实是一个双回流双向的。
第一个回流线索是观察自己的感受。
此时此刻的行为或者一句话让自己感受到:
高兴、开心、喜悦、感动、快乐、陶醉、欣慰、精力充沛、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心旷神怡,还是平静、自在、放松、温暖、安全,踏实,无忧无虑。让人眉头放松,嘴角上扬,面带微笑,喜上眉梢,还是那种心花怒放的心跳加速感觉都是妙不可言的。
当然,这样的行为我们赐予之为一个好听的名字:好行为。
那么好的行为好的习惯,如何反馈出一个好的感受呢?
这里面肯定是有方法、有技巧,有智慧可循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