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講故事,講了一個關於用易經算卦解夢的故事。
只是我這個人關注點永遠不在點上,我問:想問一下,在表姐詢問解夢的時候明明不懂解夢,不知為不知就好了,為何又說太沒面子呢?他回答:愛面子很正常,我們不是聖人。
我忽然無言,回他一個抱拳的表情,將此事揭過。
忽然就有了種荒謬的感覺,像聖人之所以存在,只是為了告訴我們這世間有這樣的人,而我們不必努力,也不必追逐,因為人生各有不同,便只管安穩做底層就好。
那可真不知,被我們稱為“聖人”的那些人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麼用。
只是為了告訴我們,這世間有些人你只能仰望,僅此而已麼?
那如此說來,聖人只是為了告訴我們人生而有差等,告訴我們我們註定生而不是聖人,告訴我們這世間還有非常厲害的人而我們只能仰望,遙不可及。若是如此,有聖人倒不如沒聖人。
孟子周遊列國,沒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可他依然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說過許多次類似的話,如: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爲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爲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同耳。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大家都是人,誰也沒比誰多出個三頭六臂,孔子能說天生德於予,孟子作為後起之秀,一樣可以充滿豪情的說一句捨我其誰。只不過照著孔子教導弟子的一句話去做而已,就自詡不是聖人,所以甘願放棄了?
就像孟子裡記載的那個王,沒聽孟子勸,感到很慚愧,於是大臣就跟他說:您不要怕,您想想,您跟周公誰仁誰智啊?不能跟周公比吧,可是人周公也犯錯啊,那您就不要內疚了。所以孟子直接抨擊: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爲之辭。”
錯就錯了唄,還非得狡辯,說什麼聖人都會犯錯,我錯了也沒啥。那如今豈不是更進一步,直接說:人沒犯錯是人家優秀,我不如人家,我理應犯錯。
這真像人耍無賴,說:對,我就是沒素質,我就是耍無賴,我就是不講道理,你能把我怎麼的?
這種人,得虧不是聖人,也的確當不了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