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嵇康与《广陵散》

嵇康与《广陵散》

作者: 沃文 | 来源:发表于2024-05-14 08:53 被阅读0次

    三国后期,司马懿爷几个篡权,准备改朝换代,西晋建立之前,时局动乱不清,社会处在向士族政治过渡的时间节点,有才华的人不能乱说,文章不能乱写,官不能乱做,甚至连一腔热血都不能乱洒。

    就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诞生了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七个好朋友远离城市的喧嚣,没事常凑在一起,来到山野的竹林里喝酒、打牌、唱歌、写诗、作画,高兴了,仰天长啸;生气了,怒发冲冠。他们代表的是文人的自由意志,面对世事无常的格局,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妥协,而七个人的精神领袖却是嵇康。

    七个人当中,嵇康的特立独行和坚守正义,最是让人钦佩。世道不公时,他是有志者的精神寄托;人生成为悲剧时,他是你心中的光明憧憬,他的坚守个性与笑对人生,令很多人感动至今。

    嵇康是一个标准的帅哥,一米八八的大个,长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他酷爱读书,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特别擅长音律,对古琴情有独钟,由于才貌出众,被曹操的儿子曹林选为东床女婿,嵇康娶了长乐亭主,算是进入了权贵的圈子。但随着司马氏的权势扩张,司马家族想像曹家那样坐上皇位,欲取而代之于曹家,于是乎,嵇康赶上这样一个乱的时代,作为曹家的女婿,他是潜在的威胁。作为有才的文人,他又是拉拢的对象。

    往往就是这样,在生活中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有再多的不情愿和看不惯,我们也只能告诉自己:“习惯就好,适应就好。”即便心有不满,也只能默默干好眼前的事、手中的事,下班后喝点小酒,花园里观赏一下小花,安抚一下自己不甘的内心,然后继续迎接明天的苟且,相信不少人过的是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

    然而,处在那个时代的嵇康活得就比较真切,他看不惯司马氏的胡作乱为,改变不了当时的生态环境,就领了个“中散大夫”的闲职,不上班却能按月领工资,宁愿辜负一身才华,也不愿明珠蒙尘,他把家里的院子改造成打铁的作坊,每天“钉钉咣当”打些农具铁器无偿送给周围农民,若人家给他送点酒菜之类的,他也能放开与农民兄弟喝酒聊天,他身处困境劣势,不慕荣华富贵,活得那么纯粹真切,无疑是那个幽暗灰暗时代的国民偶像。“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离职时推荐嵇康接替自己的职位,等来的是嵇康与山涛的绝交,表面上是兄弟之间的绝交,其实是拒绝司马昭的拉拢与腐蚀,嵇康他,不站队、不参与、固守自己的清白。

    那个时候,社会就是个大染缸,好人难当,好人难做,圈子不进也不行,你不戳罗事,人家戳罗你,后来司马昭以“谋反”罪名把嵇康打入大牢,由于这些年嵇康世事不问,只顾闷头打铁,却被告谋反,三千太学生,也就是嵇康的众多粉丝不干了,游行示威喊口号要求放人,这样的场面吓坏了司马昭,他知道了嵇康的影响力,害怕哪一天他真的谋反了收拾不了局面,干脆下令斩立决!

    公元263年,洛阳晴空万里,嵇康盘腿坐在刑场上,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他抬头看看太阳,离行刑的时间还早,于是他提出了最后一个抚琴一曲的请求,征得监斩官同意后,他在刑场上弹的最后一个曲子就是著名的《广陵散》,金戈铁马的气息瞬间弥漫了整个刑场,让围观的人打了一个冷战。

    中国古典音乐以温和的曲调为主,《广陵散》是少有的以杀伐为主旋律的音乐。它以“刺韩”“冲冠”“发怒”为主线,将战国大侠聂政为报知遇之恩孤身刺杀权臣于庭前的壮烈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嵇康临死前弹奏《广陵散》,意思是对司马昭说:“你杀了我又能怎样,正义是杀不尽的。将来我青史留名,你则遗臭万年。”刀起头落,《广陵散》绝。一个知识分子的精气神,随着那一刀,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此之后的“司马天下”,只有唯唯诺诺的大臣、鲜衣美服的风流、贵族斗富的奢侈,却再无坚守正义的勇士和甘于平淡的节操。

    “竹林七贤”里的嵇康,其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许多人,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空的流逝,这么多年过去了,其特立独行坚守正义的精神却影响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嵇康与《广陵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dm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