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老师的安排下,我听了国外的第二节课。
今天的课,是国外老师上的,对于我来说,我不知道如何去记录,思考,我就根据自己听到的,看到,感受的,梳理如下:
一、氛围感强的教室布置
听了2节外国的英语课,可能在同一间教室上课,给我的感觉,学习氛围很强。
老师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个角落,进行了布置和分区。有上课区,阅读区,电脑区等。教室上方有字母,音标,还有引导孩子们思考的一些问题等,这样的育人环境,能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
二、问题引导的英语课堂
从今天的课堂来看,老师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老师课堂指导5名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在本节课,我观察到了以下几点:
1.问答
类似于我们的课堂,课堂伊始,我们会找相关的话题导入新课,将孩子们拉入课堂,然而,再仔细观察,今天的课堂,老师直接将今天的绘本主题作为谈话对象,以问题开头:“Where can you see the shell in the common life?”然后每个孩子逐个回答。
接着,老师引导孩子们自己阅读文本,老师逐个发问,引导回答。
2.思维
本节课开始,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creature的时候,用英语进行讲解,孩子们也能够说出类似的动物,孩子们在思考后,说的很认真。老师递进式的提问,不断刺激着他们,让他们在思考中,思维得到提升。
3.观察
小学生观察能力强,面对绘本里面的图片,孩子们能够围绕每一页说出自己看到的,理解到的,有助于理解文本。
后面老师还围绕绘本的封面,目录等,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绘本内容,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4.绘画
本节课不同于我们绘本教学的一个点就是,在引导孩子们正式学习之前,老师组织孩子们围绕shell画出相关联的内容等。通过观察课堂,我发现孩子们在读中思,在思中画,在画中悟,孩子们没有吵闹,画的很认真。
5.聚焦
针对二年级孩子的文本,看起来并不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一言堂,也没有组织孩子们集体看。而是组织每位孩子朗读一段,然后围绕这段进行讲解,反馈各自的思考,其他孩子则继续自己的思考,完成老师前面布置的任务。
这样的分步练习,让反馈更聚焦,第一时间给孩子们的反馈,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互不干扰的英语课堂
在本节课,我看到老师授课的对象是5名学生,其他孩子在各自喜欢的角落,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一味的玩耍,他们有的在画画,有的在阅读,还有的在思考问题,写着什么。
我的疑惑:为什么这个绘本阅读指导不让其他孩子参与呢?是为了给我们示范其上英语课的策略还是他们真的就是这样来上的?
为什么这些孩子能够自觉的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没有吵闹现象?
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以及育人目标的不同,导致我们授课的方式和方向会产生一些不同,面对我们的课堂,我们如何才能将孩子培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