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我便开始看《世说新语》,也不知道是什么版的。反正是电子书。
其中有一小节说到了《管仲割席》,这个好像在自己小学的时候学到过。说管仲与另一个人在处事方式上有不同,然后割席以示断交。可是以我现有的一些历史知识思考一下好像又不对。管仲不是与鲍叔牙有关联的吗?他们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吗?怎么在歌颂晋朝风气的书籍里了?
再仔细一看原来是管宁!谁让他们都姓管呢?说的是管宁与华歆一起耕读时的事。耕地的时候,华歆发现了黄金把它们捡出来,放一起;而管宁把它们像瓦片一样扔了。他们一起读书的时候。当时当官的人都很招摇的,会弄出很多动静。而每当有动静时,华歆都会去观看,而管宁则是波澜不惊,照旧读书。所以管宁生气了说他们不是同道中人,就割席了。我猜割席也是方式的一种仪式。
又在另一小节里,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好为难的呢?”过了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那个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之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怎么能因为情况危急就扔下他呢?”看来他也不是什么坏人!
我又去百度了一下,原来这还是大人物。其中有一个故事说他带着全城的人投降。感觉这个是一个可以有争议做法,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不过话说回来了,他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