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思考力》,潮爆东京大学的思维公开课。它的作者是上田正仁(Masahito Ueda)。
上田正仁是日本东京大学物理学教授,但同时他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者,熟读史记,论语,孟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圣贤的著作,可谓真正的是文理兼修。因此在他的书里,你既能看到他作为物理学家勇于试验,重视事实和逻辑,不轻易放弃的科研精神,也能感觉到他善于辩证,有为有不为的哲学精神,同时他非常擅长把知识融合于现代商业服务中去,引导我们用他所倡导的思考力去思考商业问题,非常贴合实际,便于学习。
思考力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如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训练自己的思考创造能力。让我们能够透过繁杂的信息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答案和产品。同时从思考和创造中体会到丰富而深刻的满足感。
下面我将从两个部分为大家详细讲解这本书的内容。
第1部分什么是思考力?
第2部分如何培养自己的思考力?
首先来看第1部分,什么是思考力?在这一部分我将为大家讲解是考虑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实现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或许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对我们说,动动你们的脑筋,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认真思考。这时候我们往往都会低头,皱眉,瞪大眼睛,努力的在大脑里去想点什么。但到底要想点什么呢?该怎么样去想呢?有没有一个步骤?怎么样就算是认真呢?老师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
因此思考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经常听到它,似乎也经常在思考,而陌生是因为我们在学校中似乎从来没有学习过思考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当别人告诉我们认真思考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大脑里边应该想些什么。
本书将思考分为了三个阶段,由低到高分别是实现力,思考力,以及创造力。
实现力,就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高效的把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解决了,或者是能够按照某一个规律,流程,将某一类型的问题高效处理。这种能力被称为实现力。初中级学校教育培养和考察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实现力。因为考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你从记忆或者你学过的知识当中搜寻出和问题相匹配的答案。
实现力是思考力的最低级阶段,同时也是思考力的基础和基本。因为任何问题的解决,知识的获得的第一步都是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
思考的第2个阶段称之为思考力,就是指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的能力。在这个阶段要培养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质疑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够带领我们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答案。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敢于去质疑别人从未质疑的,敢于去突破常识的限制。要知道,常识就是被用来改写的。有改变才会有创新。
思考的第3个阶段称为创造力,就是指在发现问题的本质之后,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一个自己独特的,说得通的答案。这就是创造。
总结一下,这部分我们给出了思考力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实现力,思考力以及创造力。实现力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找出问题的标准答案的能力。思考力是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而创造力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力是在实现力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没有思考力就不存在创造力,因此创造力和思考力是表里一体的能力,综合起来可称之为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第2部分,如何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种能力,分别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解释这三种能力。
第1,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其实这种不明白,往往暗含了三种不同的情况。第1种是不了解事实,第2种是不知道答案,第3种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不明白。
不了解事实的情况,比如说遇到了一个新的概念,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别人说了一件事情你不明白它的过程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这类型问题非常好解决,因为这种问题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答案,通过查询,这种问题都可以被解决。这种问题就是实现力可以解决的范畴。
第2个不明白,就是给了你一个问题,你却找不到答案是什么,即使经过查询也不能直接获得答案。这类型问题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难题,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思考的第2个阶段,思考力。通过思考把难题拆解成为不同要素,然后各个击破。
而第3种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不明白。有时候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触,就觉得这件事情哪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问题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可能会把这种下意识的感觉忽略掉,让这个潜在的问题悄悄溜走。但事实上,如果能够将这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明确化,意识化,就可以看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明确的意识到自己哪里不明白的过程才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的核心部分。
那么怎么样才能把这种不明确过渡到明确呢?那就是通过尽可能多的收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信息和示例,一步步的搞清楚自己还不太清楚的那部分到底是什么,以及怎么样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信息的收集分为4个步骤。
第一,明确信息收集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收集信息的目的并不在于寻求答案,而是在于发现和整理迄今为止,关于这个问题,有哪些方面已经被人发现,有哪些方法已经被别人证实?这些都是我们不需要的,我们要找到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人接触到的新的可能性。
第2步,注意搜集的内容,客观事实>方法。因为搜集的目的并不在于找到答案,因此在搜集过程中要以搜集客观事实为主。因为只有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自己大脑中才能研究出专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而方法虽然看起来实用性强,用起来效率高,但是方法往往是别人的经验,如果不经大脑思考,就盲目接受此类信息,对培养思考力来说,有害无益。
第三,在完全理解信息之前,一定要集中精力进行研读。大多数人都是收集爱好者。尤其是现在网络搜索非常方便,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快的找到大量的相关资料,但往往我们也就成为了信息的搬运工。把信息从一个地方复制粘贴到另一个地方,但却从来没有进入我们的大脑中。因此,在信息搜集和研读方面一定要找到平衡点。最好的办法是搜集一部分资料之后,定期对资料进行研读。确保自己完全理解所读的资料之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搜集。
第4步,将已经消化的信息丢掉。
按照以往的惯例,资料一定是存得越多越好,怎么可以用完就丢弃呢?但丢弃反而是作者处理信息的精髓。因为通过丢弃已经被消化的信息,我们可以清空大脑从而更加集中意识的思考等待处理的每一条信息。同时丢弃了理解的部分,不理解的部分就相应的变得非常明确。
而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要找到这个不明确的部分吗?因此学会丢弃信息,有舍才有得。
当然了,丢弃并不意味着完全删除和清空。对一些绝对想要保存,坚决不想丢掉的资料,我们可以通过记笔记的形式将它保存下来。
这类新材料有以下4个特点:第一,虽然你已经理解了该资料,但对其仍然有疑问。第二,凭借自己目前的知识还不能完全理解,但凭借直觉告诉你,这部分资料里包含着非常重要的论点。第三,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的资料。第四,资料中包含一些非常不容易记住的数值和计算公式,而这些数值和计算公式与问题的核心有很深的关联。
尽管这些资料需要通过笔记的形式记下来,但是在做笔记的时候依然需要一些技巧,而不是线性的摘抄。
第1点,用自己的话来记录,而不是直接摘抄原文。
第2点,为自己摘抄的文字添加分析和注释。
第三,最好是记录关键词,或者是短句。
第四,将信息源全部丢弃,只留笔记内容
这样做笔记的好处呢,就是第一,将自己已经理解的内容可以清晰的表达出来。第二可以明确自己尚不明白的内容到底是哪些?第三,通过这样反复的锻炼,可以在日常与人对话的时候,快速抓住对方想要表达的要点。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笔记本绝不离身。任何有时间的时候,就要重复反复的阅读笔记的内容,进行反复的思考。一旦发现笔记里的某个内容,自己已经理解了,就立刻处理掉。
下面来小结一下,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三种类型,第1种是不明白事实的问题,第2种是不明白答案的问题,第3种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不明白的问题。
发现问题的能力,指的就是从茫然的搞不明白的状态,过渡到已经理解了问题所在,只是还没有找到答案的状态的能力。而通过信息搜集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茫然不明到逐渐明白问题所在,也就是说要通过信息搜集,训练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弄清楚哪里不明白就可以明确问题是什么了,在这个基础上许多时候只要查询资料或者询问相关人事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下面来看训练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第2个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面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克服所有的困难,将问题整理分析,分解,直到找到答案的能力。下面我会分三个部分讲解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将复杂问题类型化,简单化。
在发现问题能力的部分,我们提到了问题,一般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不明白事实的问题,一种是不明白答案的问题,另外一种是不明白自己不明白什么的问题。第3个类型的问题通过信息搜集法解决。第1种类型不明的事实是什么的问题可以通过搜索来解决。第2种问题,不明白答案是什么的问题,是第个阶段我们主要回答的问题。比起考试,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问题困难的地方就在于问题的复杂性,它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并且没有固定唯一答案。所以遇到这类型问题,我们往往容易表面的诸多因素所困扰,找不到问题的本质,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其实面对这类型问题有一个非常简单却有效模式:第1步把复杂问题归类,第2步,分解要素,第3步,各个击破,第4步,发现未能解决的要素,第5步,分析要解决该问题哪些要素还不够充足,寻找必要的补充要素。
这也就是说要把复杂的问题类型化,简单化。
第二,保持好奇心,发现新的可能性。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盯着答案的方向,寻找那条最短的直线。这种行为被称为目的导向行为。与之相对应的是好奇心导向性行为,以好奇心为导向的人,他们做的事情看起来似乎跟目标不相关,只是单纯的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做事情。以好奇心为导向,看起来似乎远离了目标,绕了弯路,但其实它可以拓宽视野,用一种更灵活的态度来观察事物,从而发现事物的多样性,催生出新的想法和链接。许多重大的发明新的发现,都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意外产物。
在谷歌公司里有一条20%法则,就是员工可以用工作时间的20%研究工作以外自己感兴趣的任何项目。谷歌新闻的创意就是来自于这20%的时间。因此,遵循28法则,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适当的绕下弯路。
第三,解决问题路上的两个陷阱。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陷入两个陷阱,分别是早就知道了和已经了解了。这些事情会让我们想当然的认为没有思考和质疑的必要了,于是在不知不觉当中错过了许多需要我们仔细审视的问题。
比如当我问1+1等于几,我想大家都会自然而然的回答等于2. 这种小儿科的问题,就被许多人划在了早就知道的范畴。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真的是知道了吗?有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他说1+1就等于1+1。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想,他说一根香蕉加上一个苹果,它不可能变成两根香蕉或者两个苹果,香蕉还是一根香蕉,苹果也还是一个苹果啊。
你看大多数小学生,其实包括我们都认为1+1=2是早就知道了的事情,所以从来不会去思考1+1为什么等于2,或者说在什么条件之下等于2。所以呀,早就知道了,早就了解了,就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思考的盲点,对于早就知道了的事情,我们要不断的思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这种情况。从而找到一个问题新的可能性。
好,下面来小结一下怎样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讲了三个知识点,第1个是通过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类型化的模型来解决大部分复杂问题,第2个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保持好奇心,发现新的可能性。第3讲到了在解决问题路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两个陷阱,早知道了和了解了。
下面我们来讲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第3种能力--永不放弃的精神。
永不言弃的精神是指在结果出现之前绝不放弃,执着的坚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找到问题答案的能力。
因为我们要培养一种与别人不同的独立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路上,必然会遭遇他人没有遇到的困惑和失败。怎样去面对这些困惑和失败?那就是我们一定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对自己选择的问题不要放弃,要坚持思考的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考验的最初阶段是非常痛苦和不易的,但是一旦我们的大脑习惯了它的思考对象,那么一点点奇迹都有可能接通大脑的电源,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集中思考的状态,在进入这种状态之前,只要我们坚持思考,就会体会到思考带给我们的深刻的满足感。
在英文中有一个单词叫serendipity,意外之喜的意思,就是指能够将生活中偶然发生的现象同重大发现联系在一起的能力。我们都听过门捷列夫在睡梦中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之间的关系,牛顿被苹果砸到之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力,日本的益川敏英博士在走出浴盆的瞬间想到了如何证明CP对称性破坏。这些瞬间都可以被我们称作serendipity。那么如何才能够提高自己的serendipity?第一,就是要持续的,反复的,彻底的对同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思考。门捷列夫之所以能在睡梦中发现化学元素周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他非常幸运,做了这样的一个好梦,而是在过去的15年里,他持续的反复的在研究化学元素周期之间的关系,从未放弃。因此在他放松的时候,大脑自动的把这些知识进行了关联,以梦的形式呈现给了他。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持续持续再持续的思考,也许那个serendipity就在下一秒间出现了。
第二就是要随时记录眼前一切小小的疑问。当大脑中出现疑问的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冷静的思考。把这个疑问清晰化,意识化。即便当下不能解决,也要将它记录在笔记本上,方便随时翻看。如果能够坚持这么做,长此以往,我们会对周边发生的事情的感受性提高,或许一个偶然的机会,就会发现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甚至具有革新意义的新问题。
到这里,关于如何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创造的能力的三个方面就全部讲完了。他们分别是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保持持续思考永不言弃的精神。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全文:本文从两个部分讲了什么是思考力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思考力。
所谓思考力,其实就是发现问题的本质,并且通过独立思考得出自己说得通的答案的过程。
而思考力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能力,第1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第2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是永不放弃的精神。那么怎么样才能找到打动我的内心,让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呢?就是用信息分析法。通过广泛的搜集,分析理解现有的信息,从中发现新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会丢弃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因为只有丢弃已经理解了的信息,才能更好的专注当下还没有理解的信息,同时那些不理解的部分才能够更加明显的显示出来。这就好比在画一张地图,通过搜集分析,我们把已经知道的关键点都联系到了一起,那边空白的领域,或者说还没有联系到一起的点,就是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去攻克的未知部分。将前者丢弃,集中精力在后者上就会慢慢的接近问题的核心。
而当我们发现了问题,解决问题,就如同捅破一层窗户纸一样。同时也要记住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永不言弃的精神必不可少。如果可以做到永不放弃持续的思考,我们的好奇心就会得到不断的刺激,同时我们的兴趣也永远不会衰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