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和朱瞻基

作者: 米丘 | 来源:发表于2022-05-10 21:57 被阅读0次

    最近热播的《山河月明》讲了藩王朱棣逆袭成帝的故事,其实在朱棣死后,曾经有一度明朝历史差一点又要走到靖难的路上。

    但是为什么最后朱棣还是唯一一位从藩王做到帝王的成功者呢?历史在这里实在有太多巧合了。

    如果朱棣多活一年,那么太子朱高炽就成了第二个朱标,壮志未酬身先死,而他的儿子朱瞻基可能就是第二个朱允炆了。

    但是历史有如果的话,朱瞻基真的会重复朱允炆的路吗?

    朱瞻基和朱允炆都是“好圣孙”,都是跟在皇爷爷身边长大的。但是区别就在于朱瞻基是真正的嫡子,嫡长子。

    在《山河月明》里,朱瞻基还在襁褓里就被朱高炽抱着,参加了北京保卫战,稍微长大一点,就被朱棣带在身边,征讨蒙古的时候,朱瞻基尚且还是个小小少年,就能在北京帮朱棣管理大后方了。

    而朱允炆一开始并不是嫡子,他一开始并不是作为储君培养的,他的哥哥朱雄英才是被寄予厚望的储君。

    而朱雄英的背景是朱允炆根本不具备的。他的外公是常遇春,他的舅舅是蓝玉,哪一个拿出来,都能和朱棣打个三百回合。

    而恰恰因为朱允炆的背后是文官集团,才让朱元璋制造了“蓝玉案”,把开国功臣屠戮殆尽,使得“靖难之役”的时候,只能让李景隆之流出战。

    我们再看朱瞻基,他的父亲朱高煦和朱标其实很像,做太子监国期间,得尽文官的心,他也参加过北京保卫战,虽然没有汉王朱高煦的从军履历,但是在武官那里,也算是颇有基础。

    何况后来朱瞻基稍微长大点之后,朱棣每次出征蒙古,也总是带着他,他在军中也算是压得住阵脚。

    可能让朱瞻基区别于其他皇帝,鹤立鸡群的倒是这样一个称号“蟋蟀皇帝”。不过朱瞻基倒也不是玩物丧志,治国方面还是可以的,开创了仁宣之治。

    那么,汉王朱高煦和燕王朱棣有区别吗?

    在《山河月明》里,有一集,出现了令人玩味的一幕,燕王妃准备带三个儿子回北京,洪武皇帝朱元璋当着燕王妃的面,给出了其对朱棣两个儿子的评价。

    他说:“每个人都喜欢最像自己的那个儿子,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他,高炽是个好孩子,高煦就是看着像他,其实……罢喽!”

    朱元璋已经给汉王朱高煦定性了,他只是看着像朱棣而已,也就是说他“有勇无谋”吧。

    朱高煦确实像《山河月明》里说得那样吗?

    在朱棣“靖难”的时候,朱高煦确实表现得很像一个成功的将军,但是根据史书记载,朱棣继位之后,他的表现急转直下,简直可以说,脑子被驴踢了吧。

    朱棣让朱高煦就藩,他赖着不走,还三番四次得不走。

    朱棣还活着呢,他就自比“李世民”了。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的,尊李渊为太上皇,你说,这朱高煦是要干什么呢?还好朱棣没把这句话当回事儿。

    那么,为什么朱高煦会有做“李世民”的这种想法呢?

    这就要说到在靖难的途中,朱棣曾对朱高煦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这句话真是让朱高煦上头上了一辈子啊!

    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朱棣并没有说错,那时候他还是造反的藩王,他的思维方式还是藩王的思维方式。而且,世子朱高炽确实是个大胖子,可能胖子的“三高”问题他都有。

    按照逻辑,朱高炽确实可能活不久,朱棣那时候说这句话没毛病,他还要朱高煦这个二儿子下死力保他靖难呢!

    但是等朱棣成功坐上九五至尊之位的时候,他的思维方式肯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自己得位不正,就算为了洗白自己,他也要“遵照祖训,立嫡立长”。

    而朱高炽看起来就是个短命的,那么朱棣如此看重朱瞻基到底是朱瞻基足够优秀呢?还是因为政治需要呢?那句“好圣孙”的由来,也颇耐人寻味。

    如果朱高煦足够聪明,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应该激流勇退,做一个安分的王爷。可是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反了,史书称其为“汉王朱高煦之乱”。但这里却有非常多的疑点。

    第一个疑点,藩王在封地里是没有行政管辖权的,所以他要闹事,就必须把当地的布政使叫过来,让他入自己的阵营。这在《山河月明》里也有体现,朱棣闹事的时候,就是先杀了北平布政使张昺,才控制住了大后方。而朱高煦居然连一个地方官吏都没杀过,这是为什么?

    第二个疑点,在汉王朱高煦之乱中,他并未攻下任何城池,看着这叛乱就像是搞笑来着。

    第三个疑点,朱高煦面对朱瞻基的亲征,居然不战而降,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朝廷不劳一兵之力,不伤一卒之躯”,以此彰显朱瞻基的不凡之处。但是这实在是太可疑,朱高煦可是靖难名将,是靖难第一大功臣邱福都佩服的将领,怎么可能不战而降?如果说他觉得打不过朱瞻基,又何必造反呢?实在是不通!

    第四个疑点,朱高煦根本没有造反的实力。朱高煦的封地在乐安,这个地方呢,离北京大概就只有几百里吧,而自从朱棣登基之后,也是致力于削藩,朱棣造反的时候,至少还有“三卫”,何况朱棣还节制过沿边士马,造反还算有条件。而朱高煦呢?他那时藩王只有“一卫”了,一卫大概有多少兵马呢?大概只有五六千。用五六千兵马和整个帝国对抗,那真的是脑子被驴踢了吧。

    第五个疑点,在朱高煦已经被捕之后,朱瞻基探望他的时候,他居然伸出一脚,把朱瞻基绊倒了,这个行为被誉为“明朝第一作死行为”,要么那时候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索性直接求死了吧。

    纵观这些疑点,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被朱棣评价为“类我”的朱高煦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于是那些疑点就成了小说发挥的空间。

    马伯庸马亲王就写过一本关于那个时代的书——《两京十五日》,里面的大反派就是汉王朱高煦。

    我们知道马亲王以前讲过一个大仲马的比喻,“历史是用来挂小说的钉子”,而《两京十五日》就是从一句源于《明史》的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而来。

    《明史》还有一句话:未几,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

    朱高煦如何伏兵,朱瞻基又是如何在十五日内奔赴回北京,史书一概不提。

    于是马亲王发挥了他磅礴的想象力构造了一个生动的明代景象。

    或许我们可以在书里发现一个不同于历史的朱瞻基和朱高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高煦和朱瞻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sr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