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是朱高炽(当时是燕王封地的继承人)与其嫡妻张氏所生的长子。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春秋大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这个梦是个好兆头。巧了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
朱棣马上联想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有着很大的作用。
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1435年在位,在位10年。年号宣德,庙号宣宗。题外话宣德炉就是这位皇帝亲自监督下诞生的。他出生时,明朝已建国30年,朱瞻基爷爷的爹朱元璋在这年去世,爷爷朱棣在这年开始发起靖难之役,等他记事开始,爷爷已经成功推翻朱瞻基的堂伯父朱允炆的皇位,朱棣登基做了皇帝。在他6岁的时候,其父,即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随后朱瞻基自己被立为皇太孙。整个明朝历史上,只有两次立过皇太孙,为什么才两次?因为明朝皇帝大多数短命,死后还没有孙子。朱棣只有3个儿子,同父同母的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相比朱元璋有26个儿子,简直太少了。3个儿子,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不算多,所以,可以想象,朱棣对儿子们的疼爱。作为皇长孙的朱瞻基,自小就得到祖父朱棣的疼爱,经常带在身边,甚至出征漠北也带在身边。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朱瞻基,其优越感、自信心非常人可比。27岁那年,朱瞻基登基为皇帝,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龄,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年龄。
少年时代的朱瞻基,对经史子集学习方面的事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趣,以至于他的老师经常向他的祖父朱棣和父亲朱高炽告黑状,朱棣对这事表现出明显的不关心,因为朱棣作为皇子的时候对那些玩意也不感兴趣,好在朱瞻基对骑箭、舞刀弄棒感兴趣,这点和朱棣十分相似,其实这两个人长相也很像,朱瞻基算是得到爷爷真传。朱瞻基在位只有10年,和他父亲朱高炽在位时间加在一起共11年,这个11年在史学界被称为 “仁宣之治”。“贞观之治”共22年(627年-649年) ,文景之治39年(前180年-前141年),史学界把这11年上升到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相同齐名,这足以说明朱瞻基不简单的人物。少年时代的朱瞻基虽然不爱上那些老学究的课,但不是说朱瞻基就不明事理,相反万历皇帝朱翊钧少年时代学的很好,却没把皇帝当好,书读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关键还是靠举一反三和悟性。名声这么好的皇帝,却干了许多有违人伦和常理的事情。对别的帝王来说,这些事只要干了一件,就不得了了。朱瞻基干了4件大事其实是五件大事。弑父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只是后人传说和揣测我们这里就不说了。现在我们就说说这4件吧: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杀老师。天地君亲师这是孔子的学说,在古代,老师的地位是相当高的。但是,朱瞻基当了皇帝后干的头一件荒唐事把他的老师戴纶给杀了。
戴纶,山东高密人,和莫言是同乡。既然能给皇太孙、皇太子当老师,那肯定是得到朱棣、朱高炽的高度信任的,朱棣曾对朱瞻基说:“汝得戴纶,若唐太宗得魏征”。可见朱棣对戴纶评价很高。戴纶是个兢兢业业的好老师就是有点死心眼,学富五车,工作严谨,也自以魏征为榜样,但是没碰到唐太宗,敢于谏言你得分人。朱瞻基不好好学习的情况被他一一记录下来,及时报告朱棣和朱高炽,惹得朱瞻基不高兴,不高兴也没办法爷爷和父亲都在不敢胡闹。《明史》载:“太孙由此怨纶。”师生感情一直不融洽,但这些都是小事。朱瞻基即位后,戴纶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这是个很大的官,朱瞻基还是讲师生感情的。
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登基后不久,下旨要求游猎,结果戴纶“封驳”朱瞻基圣旨,请求停止游猎的行为,戴纶说,皇上刚刚登基,应当以国事为重,不能贪玩。“封驳”圣旨就是不执行圣旨,把皇帝的圣旨驳回去,这事汉代以来就有过,这是臣子为纠正皇帝错误采取的极端方式,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违抗圣旨、抗命不遵。发生这种事,一般来说皇帝会生气,但很少会杀人。一开始,朱瞻基也没有杀戴纶,而是把戴纶贬到安南(越南),后来找个理由把他从安南带回北京,自己审问戴纶,戴纶当着很多人的面,坚持自己没有错,还是以忠臣自居,把自己放到了道德的至高点上,说了些比较难听的话我是你的老师难听你也得听,这让朱瞻基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戴纶被朱瞻基命人将其杖毙,满门抄斩,被杨士奇等大臣劝住,改为抄家,将家人发配,男的戍边女的为奴,戴老师就搞了个这么个下场,戴纶也是不知死活,以前他是皇孙现在是皇上身份不一样了,你还胡闹,不懂得商量,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再说了天地君亲师君为上你把皇帝往那搁?悲哀戴老师。
年少气盛的朱瞻基杀了自己的老师,给老师定的罪直言犯上。好多人觉得朱瞻基杀戴纶是个败笔,戴纶想做魏征没做成。魏征不是那么好做的,首先直言进谏本身就是个技术活,魏征多鸡贼从不发脾气。要选择好时机,当然,更要遇到好领导这是很重要的。魏征其人魏征得以善终,是因为魏征很会说话,表面上不给皇帝面子,其实处处给皇帝留了后门。回过头看这个戴纶,上学的时候因为学习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总是打小报告,朱瞻基本身对他就没有什么好感,在明初还是尚武的时代,皇帝游猎本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清代的木兰围场贯穿始终,这个戴纶上纲上线,把刚刚登基的皇帝说成了只顾贪玩的昏君,对于深受祖父朱棣疼爱,对自视清高朱瞻基是一种羞辱。戴纶有点自我,太不识趣了。
二,杀叔。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在爷爷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中就战功赫赫,有实战经验,很会带兵,史载他从朱棣驾崩后朱高煦就从没有放弃武装夺取政权的野心,朱棣驾崩后不到一年,仁宗朱高炽驾崩,爹死了这是个迷,朱瞻基即位,朱高煦经过精心的准备后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老路子。实际上,朱高煦并未杀任何朝廷命宫祭旗,也没有攻城略地,要说谋反没什么实际行动,还是初级阶段处在谋划部署时期。得到消息的朱瞻基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决定御驾亲征,中央军很快包围了朱高煦的乐安城的地方部队,朱高煦未放一枪一弹,只身出城投降。群臣劝朱瞻基将朱高煦就地正法,朱瞻基怎么说?他说:“彼固不义,祖训待亲藩自有成法。”就是说,二叔朱高煦虽然不义,但如何处置祖训当中有规定。“群臣复言:《春秋》大义灭亲。”就是说大臣们都说,《春秋》里说了,大义灭亲。“上却之”,就是朱瞻基拒绝群臣的大义灭亲建议。然后,朱瞻基“以群臣劾章示煦”,就是朱瞻基把大臣请求大义灭亲的建议拿给朱高煦看。 “煦顿首言:臣罪万死万死,生杀惟陛下命。 ”是说朱高煦认错,并表示生杀由皇上定。“上令煦为书,召诸子同归京师”,朱瞻基告诉朱高煦,叫朱高煦给儿子们写信,一起回京师吧。朱高煦带领12个儿子,一起回了北京。回到北京后,朱瞻基亲自写了一篇结案报告,把平叛工作的起因、经过、结果和这次活动的必要性等介绍了一下,经宣传部门润色后,下发各县级,层层传达学习,要求大家紧密地团结在朱瞻基为核心的周围,把大明的江山保护好、发展好,建设好。
明史载:朱瞻基擒朱高煦返京路上,经过三叔朱高燧的封地,这时候有大臣上书:“赵王(朱高燧)与高煦共谋逆久矣,宜移兵彰德,擒赵王。否则赵王反侧不自安,异日复劳圣虑。”翻译一下就是,你三叔和二叔共同谋反很久了,应该顺路把你三叔也抓起来,否则下次三叔造反,皇上您又得御驾亲征,很麻烦的。朱瞻基说:“先帝友爱二叔甚。汉王自绝于天,朕不敢赦。赵王反形未著,朕不忍负先帝也。”翻译一下,我爹朱高炽对我两位叔叔十分疼爱,二叔谋反是他自己自绝于天,我不得不抓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三叔谋反,我为什么要抓他,否则我这么和我死去的爹朱高炽交代。后来,朱瞻基传召给三叔朱高燧,大臣们说你要谋反我不相信吗,但这样议论纷纷,我呀也不好处理要不这样你也表个姿态,交出兵权我也好说,你看怎么样?朱高燧并没有任何反抗,只好交出了兵权。
明史上的这段历史描写的相当详细。大家看了都觉得这个朱瞻基有礼有节,形象显得非常高大,错都在朱高煦谋逆。朱瞻基回京后将二叔贬为庶人,将其一家软禁在北京西安门内逍遥城里。没多久逍遥城失火,二叔及12个儿子全部葬身火海死了。朱高煦被灭门。三叔闻后吓坏,从此老老实实的,这一支保留下来一直到明亡。
三,废皇后。皇后母仪天下,岂能说废就废?废后是皇帝的一个幻想,都办不到,如万历皇帝。明朝第一个废后的就是朱瞻基做到了。朱瞻基的皇后是爷爷朱棣选的,姓胡,山东济宁人,但是一直未能给朱瞻基生儿子,加上此人体弱多病,朱瞻基也不喜欢他。朱瞻基喜欢的是山东邹平人小孙,小孙给朱瞻基生了长子朱祁镇,朱瞻基是快三十岁才有个儿子,明代皇帝平均寿命较短一般在30几岁就没了,所以朱瞻基高兴的不得了,按明代平均寿命来算这也是老来得子。
朱瞻基不喜欢胡皇后大家都知道,早想更立孙贵妃为皇后,但胡皇后没犯什么错误,加上圣母亲皇太后和群臣反对,没有借口呀。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孙贵妃生子朱祁镇,在朱祁镇出生不久,就有大臣上表请求立他为皇太子。胡皇后很通情达理,也主动表示皇上啊,早定国本。按照明朝皇位传承的嫡长子继承制,皇后亲生的儿子才是最佳人选。但胡皇后没有子嗣,毕竟年轻,或许日后会有皇子。那也只是或许。这个工作一个人也完成不了。马上立朱祁镇为皇太子,显的有些操之过急。但是,朱瞻基还是于次年二月册立朱祁镇为皇太子,当时朱祁镇尚不满3个月还没过百天。
虽然朱祁镇不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但是,因为立太子的事关乎国本,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所以群臣对立太子是基本不持异议的这是合乎规矩的。立完太子,母以子贵,朱瞻基就开始废后的动作了,开会召见张辅、杨士奇、杨荣、蹇义、夏原吉等大臣商议废立皇后之事,大臣基本都认为胡皇后没什么过错,干嘛要废她呢?
瞻基说,我心已定,提条件吧。杨士奇一看大局已定借机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希望对“无过而废”的胡后待遇不变。二是建议朱瞻基开导胡皇后,让她自己上表请求辞去中宫。胡皇后很识时务,向皇帝上表请求辞去中宫,但瞻基的母亲张太后出来闹事我不同意,朱瞻基一再表示:保证以后对两宫一视同仁,不分薄厚,张太后最终勉强答应。宣德三年(1428)三月,即立太子的第二个月,朱瞻基废胡皇后,立孙贵妃为皇后。此后胡废后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时常出席宫廷重要活动,座次在孙皇后之上,还是张太后的座上宾,已经是很不错了。
这个事过去数年,朱瞻基心生悔意,说“此朕少年事”,就是当时年少无知的意思吧。不管这么说,这个难事被朱瞻基很快就搞定了,也可以看出朱瞻基执行力很强。
四,培训太监。前三件事都是家事,这件事是更大的事,事关国家体制的问题。汉唐时期宦官危害甚烈,宋以来至明初,对宦官多有警惕,明太祖曾下令“内臣(太监)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让太监学文化这个事从朱棣就开始了,朱棣登基宫中的太监就识文断字了。大张旗鼓的干这事朱瞻基一向的风格在大内开办太监学校,安排饱学的翰林来给小太监们上课,让太监学文化。目的就是让太监帮助皇帝处理文书,大内只有皇帝一个人有文化那不行,想咨询个事情多不方便,没文化的太监传个信都搞不明白。后来,太监有了批红的权力,批红本来是皇帝要做的事情,但是,文山会海,案牍劳神,不是每个皇帝都有“挑灯夜战”的干劲。批红相当于盖章,就是把皇帝的旨意抄在奏章上,不要小看了盖章的权力,以前老百姓要盖个章,还是很难的,现在也不容易。后来,司礼监实质上成为内廷的另一内阁,其掌印太监实际已成为与外廷内阁首辅对应的 “内相”,讲一下内阁和司礼监的关系内阁负责提意见,包括政事的解决方案和修改皇帝不合理的命令,核心是票拟权。司礼监是秘书,负责审核,包括替皇帝批准奏折和盖章,核心是批红权双方职权互补,但是都互相看不起对方,拒绝合作,这样就避免任何一方独断专权。可见太监干政之深。培训太监对明朝此后的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太监堂而皇之登上了政治的舞台。太监干政到明朝灭亡。
朱瞻基患病后于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意外地死去,终年38岁。(1435年)1月31日,当了十年皇帝的朱瞻基病了不久就驾崩了。临死前发了个遗诏“朕以菲薄,获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惧,弗克负荷,盖今十有一年矣,而德泽未洽于天下,心恒愧之。比者遘疾日臻弥留,夫死生常理,修短定数,惟不能光承列圣之洪业,终奉圣母皇太后之餋,中心念之,虽殁弗宁。长子皇太子祁镇,天性纯厚,仁明刚正,其嗣皇帝位,在廷文武之臣协心辅佐,务以安餋军民为本,毋作聪明,以乱旧章。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中外大小臣僚各敬乃职,效忠嗣君,毋忝朝命。丧制悉遵皇考洪熙元年五月遗诏,毋改山陵,务俭约。宗室亲王藩屏任重,谨守封国,各处总兵及镇守官及卫所、府、州县,悉心尽力,安抚军民,勿擅离职,赴阙进香者,令佐贰幕职或遣官代行。两广、四川、云南、贵州,七品以下衙门,并免进香,故兹诏谕,咸使闻知。”
这个遗诏比诸葛亮的出师表还要有文采。简单地说,就是朱瞻基临死了,也不忘秀一下。翻译一下大义:我继承祖宗的事业11年了,虽然兢兢业业,夙夜在公,但工作还是没做好,人民群众并未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很愧疚;生死有命,我认了,但是不能把祖宗的事业发扬光大,不能将老母养老送终,死不瞑目;皇太子朱祁镇是个好苗子,我死了他来当皇帝,大家好好辅佐,法天宪祖,不要乱来,国家大事要请示皇太后和皇后再施行,各级官员要效忠新皇帝,不要玩忽职守;我死后,陵墓简单一点,要俭约;在外地的藩王,屏藩任务重,不要乱跑,政府和军队的各级各部门要坚守岗位,派手下来参加追悼会就可以了,两广、四川、云南、贵州路太远,七品以下级别太低,就免了,大家牢记啊。
这篇告全国人民书,文字不多,但该说的都说到了,文字华丽,考虑周全,立意高远,实在是难得的好文。
死也要华丽转身的死去。朱瞻基就是这样一个好面子的人,《宣宗实录》里的记载看,他把皇帝的职责都进行的不错,该祭天的时候祭天,该祭祖的时候祭祖,该上朝的时候上朝,该见大臣的时候见大臣,待人亲切,态度和蔼,把那些老臣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把你卖了你还乐呵呵地为他数钞票的这种;杀人的时候不眨眼,将自己的亲叔叔灭了门,还装出一副仁至义尽的样子。
朱瞻基做事有章法、有思路,态度坚决,知道从何下手,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知道兵舆论的重要性,舆论导向,宣传工作做得好,事情做完要写个结案报告,树立自己的形象,显得有张有弛。明史关于宣宗的记载,你也会觉得此君真知灼见,人才啊。书者总以为这些记录是朱瞻基刻意为之,但朱瞻基确实是深度臣心,大臣站在朱瞻基这边。感觉记载处处站在朱瞻基的立场上,这在明史里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
朱棣将亲侄子朱允炆绝了后,可是当初也还留了一个“建庶人”没有杀,但朱允炆终归绝后。这回,朱棣自己的孙子将自己的二儿子灭了门,老二家的12个孙子一个不留,也是朱棣的报应。如果单从权术的角度,朱瞻基无疑是一流的权术大师,恩威并施,果敢决绝。上台之后杀师,多是年轻时出于泄私愤,要是换做中老年的朱瞻基,断不会因为这事杀了自己的老师这是后人的判断,这件事会不会成为朱瞻基后来挥之不去的心结不得而知。杀了二叔一家,多半是处于不留后患的角度考虑,不想自己的子孙步建文帝的后尘。二叔朱高煦武功盖世,智勇双全,而且早有嫌疑,不杀不安,在叔叔没有正式起兵造反的时候,御驾亲征把二叔一家抓到北京灭门,实属不仁,二叔和自己的父亲同父同母,12个堂弟,一个不留,干了这样的事,但心里肯定会不安,废后的事在数年后都让朱瞻基发出“此朕少年事”感慨,灭亲叔叔一家的事他就能心安吗?
天命无常,有德者居之这句话是不是悖论?片面考虑权术,将基本的仁义弃之不顾,往往适得其反。一个背负太多罪孽的人不可能长期保持内心的平静,长期的内心不平静势必影响身体的康健。1435年,37岁的朱瞻基被老天带走了,天妒英才也好,作恶多端也好,所有的才华、所有的权术、所有的罪孽化作一杯尘土。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