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6215/2ad78f0d5b7c1eb8.jpeg)
老公的摩托车钥匙找不到了,据他回忆,前天挪了车以后就不记得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为此,他找遍了家里的各个房间、车库、他的车里以及平时放东西最顺手的地方,但都一无所获。
我从来不动他的那些钥匙,自然也不清楚该去哪里找。
今天吃完午饭,老公准备换条裤子睡午觉,谁知一摸绒裤的裤兜,发现摩托车的钥匙居然在里面。我俩哑然失笑,原来是他那天顺手放进去,这两天没穿那条裤子,就忘记这回事儿了。
老公高兴地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
他说完就去睡午觉了,而我,却思索起这句话。
明明找了很久,为什么要说“得来全不费工夫”呢?
于是,我上网搜索这句话的出处和喻意,发现这句话确实是用来比喻,费了很大力气找不到的东西,却在无意间得到了。
而它出自宋朝诗人夏元鼎的《绝句》一诗,原文是“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虽然查到这些信息,但我还是觉得这两句话太自相矛盾,既然不费工夫,又何来“踏破铁鞋”?
不管什么事,比如读书、学习,抑或是工作、家庭,不用心、不努力、不付出,就能得到想要的吗?
当然不能呀!
可是,既然自相矛盾,那为什么这两句诗能成为千古名句呢?
这样想着,我就换了一种搜索方式,这次,查到的词条信息,终于说服了我。
它是这么说的:
“夏元鼎这首七绝,现常用以说明
一,往往有心去做某一件事,或寻某一个人,虽历尽千难万险,不能成功;而在无心之时,却很容易地就达到了目的。
二,比喻做事或治学,开始时往往很艰难,及至功夫、火候到了家,便会豁然开朗,一通百通,获得成功。”
而结合诗人自身经历,也不难想象出:当他博览群书却屡次在科考时拿不到名次,虽然后来成为大帅的幕僚,却还是郁郁不得志。直到弃官入道,最终在大师的点拨下才得到大悟后,那种豁然开朗、浑身轻松的感觉。
就像我今天,思来想去觉得不对,最后终于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不也是悟到了吗?
由此,我也明白了,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了。
从以前的人云亦云,到现在懂得辩证地看问题;从认为大咖的话都是对的,到现在会想:“他说的放在我身上适不适用?”
这应该算是一种成长了。
所以,读书、学习、思考、实践,一个都不能少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