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155299/acce72afaf58c839.jpg)
上周,我在公众号里推送了一篇《如何长期的坚持早起?》。这周延续上周的话题,谈一谈坚持。
坚持,从古至今,被我们广泛赞扬。在我们的观念里,坚持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种值得学习的精神。一个成功的人,所必备的的素质。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如今,鸡汤文满天飞,甚至鸡汤已演变成了贬义词。看到这些鸡汤名言,你有什么反应?麻木,钦佩,激励或者畏惧?相信,有人一提到坚持,立马感受到的是绵绵无绝期的痛苦。
何必让自己过的那么累、那么痛苦呢?不开始,不就不需要坚持了吗?但是,个体崛起的时代,貌似每个人都很努力。你总会时常感受到压力,时常焦虑。所以,你也会不断的去尝试学习,努力让自己进步。只是,太多的尝试,最终都败在了“坚持”的脚下。我们向往坚持,赞扬坚持,同时更畏惧着坚持。
痛苦的坚持
学英语,真是写文章的万金油,只要有关学习类的文章,拿它做例子都再适合不过。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甚至现在从小学就开始了,坚持学习了十年左右的英语,可是一交流就是:oh,i‘m sorry,my English is very poor。然后全剧终。
去年12月份,我再次决心背英语单词,最终却只坚持了1个半月就放弃。那段时间,我每晚会花一小时用来背单词。一小时一过,立马松了一口气,仿佛度过了一段非常难捱的时光。随后,便打开电脑刷美剧、看电影,犒劳下辛苦、努力的自己。
其实,我不是在学习,我只是在安慰自己焦虑的内心。通过学习的伪装,来获取心里上的安慰。在我的潜意识里,学习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情,坚持学习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习一旦跟坚持组合在一起,我骨子里反应出来的就是痛苦。一件痛苦的事情,怎么可能持续下去呢。
理性的坚持
我在上周的文章《如何长期的坚持早起?》中提到,不知不觉间,已经坚持早起100天了。早起对我来说,也着实需要坚持并且掺杂着痛苦。尤其是,刚开始早起的那段时间。每次都是在睡梦中被闹钟闹醒。那一刻,最想做的就是把手机关了,睡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但是每一次,挣扎5分钟后,最终都成功的说服了自己。
元认知,促使自己成功早起。每次想到起床的痛苦时,我大概会问自己这几个问题:起床痛苦吗?痛苦。那痛苦多久呢?五分钟。不起床呢?不痛苦。想早起吗?想。早起之后干嘛?学习。不学习,可能就会永远缩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惶然一生。
《中国合伙人》主角成东青:
现在我站在这里,仍然会感到害怕,但是总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赋予我们打败恐惧的勇气。
早起虽然痛苦,但总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赋予自己打败痛苦的勇气。
那结果就出来了,就短短的5分钟痛苦时间。起来洗把脸,就解决痛苦了。于是,每次早起挣扎时,我会给大脑释放强烈的信号,起床痛苦,不起床更痛苦。
理性的坚持,就是对自己坚持的事情,有个清晰且正确的认知。一件正确的事情,如果自己不想坚持,能够给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理由,说服自己坚持下去。
被动的坚持
之前,报名了半年的网络英语晨读课,具体价格好像是¥399,半年后可以返还¥100。要求是,每天把老师发送的文章手动抄写一遍,然后再朗读一遍,将结果打卡到微信群里。这半年,我坚持下来了。期间掌握了很多英语朗读技巧。如今,听自己的英语朗读也舒服了很多。
被动的坚持,可以为自己做的事情引入足够多的成本。如果一件事,没有消耗你的成本,自然也就无法引起你的重视。金钱成本,无疑是促使我们坚持行动的最好驱动力。这次的英语晨读课,如果免费,就变成了可做可不做。引入金钱,就会有压力,不去做,会觉得吃亏了。
付费,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它能帮你筛选出优质课程。有人付费去学习,说明大家对此课程比较认可。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付费社群越来越火。网络上的免费知识太多了,内容参差不齐,花钱找优秀知识,效果最直接。
主动的坚持
2017年年初,我订阅了李笑来老师的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一开始,笑来老师就不断的、反复的强调专栏留言的重要性。但是,专栏文章后面设置的问题,通常都很难。它需要深入的思考,可即便思考了,有时也写不出所以然来。
开始时,断断续续的并没有每天坚持。但是,突然的一次留言被精选,给了我很强的留言积极性。我会更努力的留言,被精选的概率也越来越高。重要的是,留言需要思考,留言也是记录。如此用心完成的事情,重复次数多了,便能明显的感受到进步。如今每天都会认真看专栏,认真留言。
主动的坚持,发生在被动坚持之后。一件事,一旦你用心的去做,坚持一段时间后,必定能够感受到成长,它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快乐。有了成长,生活便有了希望,你便更乐意的坚持,而不再是苦哈哈的坚持。
如何更好的坚持
经历过痛苦的坚持,理性的坚持,被动的坚持,再到主动的坚持。我对坚持这件事情,也渐渐的有了自己的看法。
- 开始做一件事,不要盯着眼前的收获,把眼光放长远,想想一年甚至几年后的成果。一般,越是有价值的事情,就需要坚持越长的时间才能有所收获。也就是,短期期望放低,长期期望放高。
- 《微习惯》一书中说。建立习惯的目标是用重复来改变大脑,可是人类大脑很稳定,它会抗拒改变。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你自己每天实施1到4个“小到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所以,想要坚持一件事,最好遵循微习惯启动原理。比如,你每天打算做一个俯卧撑,写50字,阅读2页书,或完成其他非常简单的任务,时间久了,这项任务你便越做越熟练,做的也越来越多。自然的,坚持下去会容易很多。
任何一件事,只要坚持的久了,便渐渐的成为了你的习惯,在别人眼里需要很努力,要很大毅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在你眼里只不过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习惯。
喜欢读书的人,多半不是在坚持,对他们来说读书本身就是享受;喜欢运动的人,多半也不是在坚持,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多巴胺,足以让他们享受这项活动。
笑来老师说,在他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毅力和坚持的概念。没有坚持的概念,去坚持做任何一件事,我想这便是坚持的最高境界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