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第二周主题打卡)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作为全球首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袁隆平院士将毕生精力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让中国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解决了千年来中国“饥荒”问题,让几亿人能够吃得上饭。同时,袁隆平院士还向全球推广,不断保障世界粮食安全,让更多的人都不再忍受饥荒的困扰。
这一天晚上,一同学发来一条信息,袁隆平院士走了,同学群一齐默哀悼念。
我曾是农大农学育种专业的学生,对于我们来说,从进校门起就是听袁隆平事迹过来的,他的言行对我们的影响可谓不浅。他的朴素,他的实践精神,他的专注精神,他的成功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我们都牢记。
一
作为一个农学系育种专业的学生,研究袁隆平,学习袁隆平是我的责任。
先来看看袁隆平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吧。
1、从小受到文化熏陶+父母的言传身教。
文化熏陶
袁隆平从祖辈开始弃商习文;父亲袁兴烈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母亲华静是名媛,在镇江一所英国教会高中毕业,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言传身教
袁隆平的母亲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有一天,袁隆平在嘉陵江游泳,捡来一块亮晶晶的石头,回家后,他拿给母亲华静。
华静看了看,告诉他这个不是钻石,因为钻石的色泽真实而自然。母亲接着说,就像人生的色泽,也要真实而自然。
他问:“什么是人生的色泽呢?”
母亲微笑着回答:
“虚荣不是,浮华也不是;得意的脸不是,骄傲的心也不是;名位不是,权势更不是。 人生的色泽不是别的,是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最美好的道德品格。”
她一直告诉孩子们:你们活着是有神圣使命的,可以造福很多人,你们要爱土地,爱自然。
她有一句名言“孩子的智商如同宝库,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宝库的钥匙。”
真实而自然、专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爱自然爱人民的博爱情怀,是最美好品德,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2、苦难经历和开阔的眼界孕育伟大的梦想。
袁隆平儿时,辗转北京、天津、江西、重庆、南京、武汉等地。民族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为了生存,父母带着他四处流离。当时,民族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辗转北京、天津、江西、重庆、南京、武汉等地,让他亲眼目睹受尽欺凌的祖国和苦难的中国人民,从而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身上的重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萌发“让全中国能有饭吃”的理想。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袁隆平虽然是个党外人士,但他在大学毕业后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袁隆平第一次育种研究的方向是无性育种。后来,通过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理论推导出水稻有性育种理论模式,即水稻杂交育种的可行性。这个灵感的产生一来源于实践,二来源于唯物辩证法。
二
每个人的经历不可复制,我们也许没有袁隆平那样的身世,没有那么好的文化熏陶,但我们一定要有一种慈悲大爱之心,要有一种求知若渴的精神,要有一种专注做自己事业的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
也许少年时期,我们的理想并不明确,也许祖国有最需要我们的地方,但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要专注于我们的工作。
齐帆齐4期写作成长营
打卡第5天1260字 累计:5283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