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五:蒙氏是死板安静的
有人去蒙班参观,发现班里非常安静,孩子们都在专心做自己的事情,脸上不是欢快的表情,而是平静甚至严肃的,于是有此评价。
这位参观者见到的,确实是典型的蒙台梭利班级的一种情景,人在专注学习、思考、做事的时候的状态,往往是安静的,很少会兴高采烈,这是我们认为孩子们的良好状态之一。但孩子还有另外一种状态,如果你见到了蒙班的孩子到操场上、森林中,看了他们所创作的涂鸦画,听到他们的言语,你就会看到另外一种似乎全然不同的状态,充满了创造、想象与活力。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两种状态其实都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希望孩子能有独处、体会内心、安安静静甚至是孤独的状态,现代的孩子们尤其需要这个;同时,我们也希望他们有着非常活跃的思维、探险热情与合作精神。
在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孩子每天被两个评价所束缚,你今天乖不乖?听不听话?老师也这么问,家长也这么说,这两句话之下,孩子就成了一只绵羊,他独立的想法、自我的意识在哪里呢?创造力在哪里呢?只会被压抑,因为成人对她的评价标准就是听不听别人的指令,是否以别人的看法为转移。这是在破坏儿童内心的活力和创造力,在破坏他内在的自我构建。
另外一方面,当外界指令不在的时候,外部的监督约消失,这些孩子,则又会变得没有规则、无法无天。
上述的动与静,恰和蒙台梭利的追求相反了。蒙氏教育之下的动与静,是该安静的时候自己约束自己,不打扰别人,沉浸于内心世界;该创造的时候,大胆的有自己的主张,不受别人观点的束缚。所以,这才是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