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诗(二)

读诗(二)

作者: 胡若不归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3:16 被阅读0次

张九龄感遇系列

        除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张九龄的第一次印象,源自一本早已记不得的言情小说里。

        书中写到,张九龄年少高中,丰神俊秀。于簪花宴上被当时的女官上官婉儿看中,想要发展出一段不正当关系。

        彼时婉儿受武则天恩宠,权势滔天。九龄还是一个弱冠少年,既不愿屈膝以色侍人,也不敢横眉言辞相拒。

        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好在九龄才高八斗,当场提笔写下五言一首,其中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动人心扉,婉儿便一笑置之,放了这个才子。

          当时年少,即为这故事动容,又被这诗句折服。于是考据一番,果然现实往往无趣又平淡。

          这组诗作于737年,此时武则天已经去世32年,婉儿也作古27年。美人早已化为尘土,恐怕调戏不了我们的张大诗人。

          但其中的寓意,却没有什么分别。

        草木经春而发,经夏而盛。于名山大川,于路旁屋檐,不过自顾自的茂盛枯萎而已,偏偏有那自诩名士高人要停留侧目,吹嘘一番,然而对草木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三度进京三度被贬,直言不讳的谏官,哪怕意见相左丢官去职,也绝不苟且。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只这一句,即使隔了千年,张九龄种潇洒高洁的模样仍旧栩栩如生。

        《感遇》 十二首,唐诗三百首中选了其一和其七,我也很喜欢其十一。

          可能异乡漂泊更容易被“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这种冷冷的无奈打动。

        以前看了一本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想到这首诗,觉得感动,写过一点感慨,附于此:

人间草木,葳葳繁繁。

或经风雨,或历霜寒。

藤柔而韧,木直且坚。

草木本心,何求人攀。

【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其十一】

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

相关文章

  • 读诗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读诗(二)

    张九龄感遇系列 除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张九龄的第一次印象,源自一本早已记不得的言情小说里。 ...

  • 读诗杂记(二)

    在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历史上,超然洒脱之句多如牛毛。宦海浮沉,心灵何处得以安放,日月沉沦,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向前,千百年...

  • 读诗记(二)

    文/人淡如菊 诗歌不是简单的分行文字。 诗歌是一门高深的文学载体。可以上升为艺术的高度。 “诗者,吟咏性...

  • 读诗 《二货》

    《旧货》(组诗) 文/彳 亍 《二货》 我所说的二货 意思不是傻逼 我没资格辱骂别人 我天生愚钝 而且囊中羞涩 二...

  • 焚香读诗(二)

    沉香石 苏轼 壁立孤峰倚砚旁,共疑沉水得顽苍。 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 山下会闻松化石,...

  • 读诗·遐想(二)

    ---读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

  • 读诗札记(二)

    今天读了几首乐府,对古人用形象的比喻和联想手法表现爱情击节赞叹。《饮马长城窟行》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青青河畔...

  • 春日午读诗会2017年度书画艺术家入围参选人003

    扫描下方二维码,参评中国第一读诗会:春日午读诗会2017各艺术门类年度人物

  • 【观摩听课】同课异构《天上的街市》

    乌市41中魏贝妮老师执教《天上的街市》 一、导入 直入式 二、词语积累 三、读诗 活动:根据提示,自读诗歌。(出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诗(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lk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