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是一部有关教育的纪录片。讲述人周轶君走访芬兰、日本、以色列、英国、印度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每一集讲述一个国家,走进当地的学校,和老师学生亲近,探访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这其实是一场教育与哲学的探讨。
今天看了日本和芬兰这两集,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浅尝辄止的谈谈,就当做今天的学习收获。
其中一个日本幼儿园是一个大型圆形建筑,每个教室可以互通,中间围起来的是一块草地,草地起起伏伏,并不平整。园长每年清理草地几次,会播种,有时候是花的种子,也可以是茄子秧苗之类的。草地上还长了一棵大树,树干上有结实的网兜住,小朋友们从草地的坡上滚下来,有的在爬树。一串洋葱挂在屋檐下,来往的小孩子会走过去摸摸洋葱,撕开洋葱的外衣,露出白净的内里。园长说“小的时候要多接触自然,如果20岁看到洋葱才惊讶的话,那就不好了。”
在这一集里,你会看见孩子们在不停地运动,跑上跑下,赤着脚在沙地里玩耍,运动量极大。园长对此的解释是灵魂力量的燃烧,是愉悦的痛苦;还有诸如教室的门并非是自动移门,而需要小朋友亲自关门,冬天的时候,如果门没有关紧,坐在门旁边的小孩子觉得冷,然而关门的小孩子会重新回来关门。这样诸如细节的教育,很能让人动容,也让人反思。
对于关门这样的小事,我挺有发言权的。高三那年,一直坐在靠门的第一排,冬天的早晨和晚上,风灌进来,觉得那条腿都不是自己的。所以,每次早晚自习的时候,总要提醒从外边回来的同学进来把门关好,有大大咧咧的那种同学进来从不关门,也有的同学进来之后会轻轻把门合上,但更多的时候,我得起身,自己去关门,夸张的时候,一个早上得起身七八次。后来,就非常讨厌坐在门口的位置。
日本学校的教育者们一直在为孩子进入社会准备,以及清晰的设想需要为这个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他们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去思考以及设计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但他们每个人都在强调和灌输一些信念,“任何事都不必是完美的,但一定要是真实和自然的。”“教育不是整齐划一,教育的目的是认同每个人差异的同时,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氛围和回响。”
再说说芬兰吧。周轶君在芬兰被感动到哭的时候,我也感动了。
芬兰是北欧一个高福利的国家,人口500万,正是在高福利的制度下,大城市和小城市,首都和北极圈的城市,得到的资源都一样多,最后一幕是北极圈城市的一个驯鹿主说他大概十年才去一次首都赫尔辛基,因为那里人太多了,而这里,什么都有。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灵魂是自由的。
芬兰的学校里有一节现象教育课程,这门课涉及很多知识体系,他们会去森林里闻气味、学数学,会去老年康复中心体验什么是年龄、时间以及世界。其中一个小朋友说“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没有谁更好。”的时候,瞬间感动。
《他乡的童年》——什么是教育?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教育成要做最厉害的那个人,要学会竞争,要超过别人。但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不要去和别人比,也不用去和别人比。“比”的念头在中国人的脑子里生根发芽,一次又一次影响、教唆着国人的选择,我们在学校里要竞争,工作中要竞争、甚至在婚姻里、在亲密关系中仍然被教育要成为压倒别人的那个人。
表舅新婚的第一天,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早晨的新娘新郎的酒饭得两个人端去房间里吃,其中一样是同心面。厨房里,几个老人家就把表舅拉到一边,教他吃同心面的方法,要怎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里压倒老婆,不至于被欺负了。
外婆拉着我的手说,“学好了,以后你结婚的时候用着点。”厨房的人瞬间都哄笑了,表舅憨厚的脸上也泛着笑意。
芬兰是整个世界教育体系中的佼佼者,那里的孩子成绩优异、创造力强。周轶君问芬兰校长,墙上这么空,不要挂点什么学习标语之类的吗,校长说,绝对不可以,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教育。甚至在一个老师的家庭里,每个小孩子都会一种乐器。芬兰是一个乌托邦、理想国的存在,而中国和芬兰之间隔着一百个美国,甚至有可能中国永远都不会成为芬兰,当然也不必要去成为它。
这部纪录片是一个窗口,能让我们看到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很多人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当我们在经济上成为强国之后,才有可能在教育中大规模的改变,但教育问题从来不能简单可笑地归为经济问题。回归当前中国的教育制度,不能单纯的说它不好,但它一定是基于目前国情下的最适合中国现状的教育制度。
但在这之中我们仍然要承认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虽然有些必须在整体的大环境改变了之后才能改变,但从家庭和个人层面来说,有一些现状是我们目前就能改变的,比如父母怎样去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亲近自然、怎样尊重别人等等。
从这部纪录片里看到的应该远远不止于对其他国家教育体制的羡慕,也不应当认为这部纪录片是“何不食肉糜”的一种存在,而应该是一种警醒,警醒我们每个人要为当前所处的这个教育系统,为中国的儿童做一点微薄的努力,让它变得更好。我想这才是这部纪录片的初衷!
最后致敬周老师!
《他乡的童年》——什么是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