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秒九五??”
“我有这么快???”
(请脑补记者无辜脸…)
—“今天这个状态有没有保留实力?”
—“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那是不是对于明天的比赛有所期待?”
—“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
没错,这两天天我们的微博、朋友圈大概都被这个可(DOU)爱(BI)姑娘给刷屏了,这也一扫中国游泳队前两天沉闷的气氛。
有的人可能喜欢她是行走的表情包,但大多数人大概更是欣赏她的真性情。
我们来脑补一下,刚刚的记者采访,如果是“正规”版本,他应该这样子的:
—“今天的状态有没有保留实力?”
—“还好,每一次比赛我都竭尽全力”
—“那是不是对明天的比赛有所期待?”
—“嗯,对,我希望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为中国游泳队拿一块金牌,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正规”版本,无可挑剔,彷佛处处透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可是傅园慧的回答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运动员的真性情,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
奥林匹克宣言是“更快、更高、更强”,那应该是挑战自我、提高自我、认可自我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味的攀比,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其实是最难的。如果我们的舆论导向是这样的,也许孙杨就不用在游出自己三年来最好成绩却因为只得了银牌而道歉了吧…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高中时期…
我们那个小县城对高分学生有着近乎偏执的吹捧,就好像我们对首金一样,成绩为一切衡量标杆。我初中严重偏科,以吊车尾的成绩+高额的赞助费勉强进了一家私立高中,那个学校是出了名的严格,老师的名言就是:整天洗什么头,高考又不考洗头!
你没办法想象我的高一生活是在多么大的压力下过去的,高二的时候,重新分班,我成功挤入重点班,当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哇塞,我太棒了!(请自行脑补傅园慧的脸),立马给家里打电话,兴冲冲的要分享这个喜讯。
可是…妈妈在那边很冷静的对我说,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你才在重点班排中游而已…
你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
从那时就起,我就更加拼命的学习,晚上趴在厕所里挑灯夜读,不到后半夜不出来。终于,在高三的几次模拟考中考出不俗的成绩,剑指复旦。可惜长时间的压力无法缓解,变成了神经性肠胃炎,最后高考,是靠挂了一个周的吊瓶挺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我考上了大学,三本!
在我们这个人情社会里,我们会被从小比到大。
小的时候,比谁的钢琴好、英语好;
中学的时候,比谁的成绩好,参加了多少奥数竞赛;
大学毕业工作后,比谁工作找得好,薪资待遇高;
找对象后,比谁的对象家里有钱有势;
当再有了下一代,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比较…
不去跟别人比较、坚持做自己真的很难,而我们恰恰需要这种自我的认可。如果我们都是学习文化课、上大学、稳定工作、结婚、生子、养老,这一辈子不叫人生,那就流水线。
造物主选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我们的不同,坚持做自己,我们会失败、但我们也会努力,我们可以自嘲,但不可以自卑…
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还没完,错失0.01,她会自嘲自己手短,而不是自责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因为她知道她已经尽力做到了自己的最好,出水后腿都抽筋到走路都困难;当得知自己并列第三名,很开心说那我还真不错呢。
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想对那个曾经黑暗时期的自己说,谢谢当时的坚持,如果没有当时的坚持,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么真性情的傅园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