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哲学的问题

中国哲学的问题

作者: 大龙10 | 来源:发表于2023-02-12 17:22 被阅读0次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译者:赵复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10
ISBN:9787559605825


一、中国哲学的问题

  为了解它(中国哲学的精神),我们需要首先看一下,中国大多数哲学家力求解决的是些什么问题。

  • 人是各式各样的。每一种人,都可以取得最高的成就。
    例如,有的人从政,在这个领域里,最高成就便是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同样,在艺术领域里,最高成就便是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 人可能被分为不同等级,但他们都是人。就做人来说,最高成就是什么呢?
    按中国哲学说,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成就是:
    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
  • 问题在于,如果人追求天人合一,是否需要抛弃社会,甚至否定人生呢?

二、出世

  • 释迦牟尼认为,人生就是苦难的根源
  • 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 有的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

  所有这些看法都主张人应该从被物质败坏了的世界中解脱出来。
  一个圣人要想取得最高的成就,必须抛弃社会,甚至抛弃生命。唯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的解脱。
  这种哲学通常被称为“出世”的哲学。

三、入世

  还有一种哲学,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
  这种哲学只谈道德价值,因此对于超越道德的价值觉得无从谈起,也不愿去探讨。
  这种哲学通常被称为“入世的哲学”。

  • 站在入世哲学的立场上,出世的哲学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因而是消极的。
  • 从出世哲学的立场看,入世哲学过于实际,也因而过于肤浅;它诚然积极,但是像一个走错了路的人,走得越快,在歧途上就走得越远。

四、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

  • 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关注政治和伦理道德。
    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关心宇宙;
    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
    关心人的今生,而不关心他的来生。

  •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是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
    由于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
    既讲求实际,又不肤浅。

相关文章

  • 读读哲学书,提高下自己的基本文学修养

    为了提高自己的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近日在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是内圣外王之道,不单是...

  • 2019-05-26

    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史的区别 最近突然对哲学有了兴趣,然后就买了书。 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哲学分支有中国哲...

  • 闪烁智慧光芒的问答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宏篇巨著《中国哲学史》的开篇提到:“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

  • 《中国哲学简史》的翻译问题

    一 《中国哲学简史》是本奇书。在全世界,讲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书里,还没有哪一本,能够像它那样大受欢迎。专家学者爱...

  • 论“中国有没有哲学”这一问题的问题

    学习每一本中国哲学书,第一章都是以中国哲学的“危机与合法性”开始,即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议此问题,鄙人愚钝认为根本...

  • 一份书单,读懂中国哲学

    虽然很不好理解,但“中国哲学”首先是一门学科,这才是我们谈论关于“中国哲学”所有问题的前提。作为一门学科,“中国哲...

  • 中国哲学史笔记(一)

    第一讲:导论 *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与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 ...

  • 品哲学

    读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首先需要读哲学史。中国哲学可以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

  • 中国的哲学与哲学在中国

    一、中国的哲学与哲学在中国 我们研究或者学习中国哲学的人承认中国是有哲学的,虽然中国哲学里面缺少辩证法。但是...

  • 读《中国哲学史》(二)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是将入世与出世这一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和命题的整体。 中国哲学认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pd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