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是一场修行,创业之路,充满着与外界交流与自我较量的心理,心里一惊,充值焦虑,矛盾与困惑。克服焦虑,神十度时把握机会,带领公司战略转型,是创始人应有的能力。
我的老板最近就处在事业的扩张时期,他个人雄心勃勃,一直辛苦往前冲。而人力资源跟不上去,这是我们发展的一大问题。今天有幸读了柳传志写的《CEO不要自己堵在枪口上》,感概万分,受益匪浅。
今天我只对柳总谈论的如何带好团队这个问题发表一下感想。
让每个团队都有发动机。
一个不断上升的企业发展壮大,拥有了好的战略目标后,接下来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执行最大的问题实际是人的问题,带队伍绝不是执行的全部,也未必一定是执行的重点,但一定是难点。

联想总是提“发动机文化”,就是怎样能够让每个部门,每一次公司都能形成自己的驱动力,前段时间柳总跟海底捞的张勇谈了很长时间,张总的说法和柳总完全是一个意思,张勇用的是绿皮火车和高铁的比喻,过去的绿皮火车是一个火车头,带着很多车孑太重,就是跑不快,现在高铁每一节车厢都有驱动,这样就能快得多。
张勇说了一件事,让柳总很惊讶,他们店里最基层的服务员都有免单权,能够跟客人说:“老爷子,您老到我这里来,这次我给您免单了。”
柳传志很是诧异,他问张勇为什么,这些服务员都是从家乡出来的,到了北京上海没有一个亲人,他们也有有社交需求,需要朋友圈,希望享受人尊重,能替员工想到这儿,其实很厉害,是一个领导人不能老是去想着具体事情,他必须得让店长替他想。

店长们凭什么想呢?他的激励方式很特殊,一个店长除了本身的工资以外,有一定的利润提成,但是提成比例很低,但这个店做到一定的标准,被认可之后,店长可以自己在本城开第二家店,第二家店的提成比例就高多了,因此这个店长就非常注意什么地方合适开店,会寻找合适的人往里面输送,这不就是高铁里面驱动吗?带队伍要带出这个劲头来。
原来海底捞是用对员工的个人尊重和发展前途激励着每个人有活力有动力从业这个行业。
老板尊重员工,能够设身处地为员工的内心需求出发,用免单权树立员工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是有虚荣心的,如果一个小小的员工为了自己的社交圈子,用老板的便利条件为自己创造价值,他的内心则会充满感激和满足。
高额的提成和事业圈,又是管理层的诱饵。****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员工也是如此。一个员工在选择行业时,一般都会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职业或者有高额收入的行业。一旦在一个圈子做的时间长了,他的需求点则变成实现自己的价值,将一个店做成功,另外再开辟新店运行,不仅提高了收入水平,更是体现自身价值的所在之处。
每个企业的CEO都应该学会将权利下放给员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自己摆渡着方向,让员工在路上创造利润。
简宝玉写作日更第二天(二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