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晓书馆读书
简读18-《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

简读18-《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

作者: 小人书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22:52 被阅读92次

邓晓芒,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人民出版社,2013。626页,576千字。

简读18-《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

该书为邓晓芒教授应郭永玉教授之邀在华中师大心理学院所作的一学期讲座课程的文字版本。共16讲,讲座之后学生提问环节的问与答也收录其中。尽管是讲座整理成的文稿,但并不像读单篇单篇的《北大讲座》之类那般顺畅轻松。囫囵读完一遍后,只能在边读边划的基础上,粗略搬运一些感觉有启发的观点备忘于此,以供不时索骥。

从结构上说,关于“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这样一个宏大论题,邓老师讲了三大块:一是中西文化土壤分析(共2讲),二是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共3讲),三是中西文化关于“真”“善”“道德”(各3讲)“人生”“美”(各1讲)的理解。

从内容上说,笔者感觉最重要的是前两部分:文化土壤分析和心理模式分析。文化土壤分析解决的是“源流”问题,谈比较,就是讲区别,为何会有区别,就要追根溯源;心理模式呈现的是区别本身,各自有哪些表现。

先看文化土壤。邓老师从文化起源和文化历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文化起源上看,西方文化从最开始形成的是“通过人和物的关系来实现人和人的关系”,而中华文明的产生,则可以归结为相反的结构,即“通过人和人的关系来实现人和物的关系”(页12-13),反映在文化心理上,二者最根本的区别点就在于“个体意识的独立性”(页17)。文化历程方面,中西都经历了2000年变迁,西方文化呈现的是不断断裂以及之后“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而传统中国的发展则是“肯定之肯定”(页30)。

再看文化心理模式。邓老师首先从宗教意识的背景切入,西方宗教(基督教)意识,源于个体意识的独立,上帝实际上是个人独立的一种异化形态(页82);中国的信仰往往导向(政治或技术)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仍然是由于缺乏独立人格的“关系定位”所致。

接下来就是中西文化心理模式的具体结构。邓老师把中国文化的心理模式概括为“天人关系的二元结构”,而西方文化则是“神”“人“”自然“所构成的三元结构。下面的分析很有意思:天=神+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神和自然是混沌一片没有分化的。所谓天人合一,在儒家和道家看来有不同意义:天里面的“神”与人合一,就是儒家的“圣人”,天里面的“自然”与人合一,则是道家的“真人”。西方则是在“神在”的基础上,于近现代逐渐发现“自然”和发现“人”。

再接下去,邓老师开始分析大结构下的具体结构——.“真善美”(人类追求的三大目标)三者关系上的不同。简单说来就是,西方“首真”而中国“首善”。根据前面讲的,用到这里,中西方真善美关系结构呈现出各自缘起的一条逻辑线:

西方:人-物关系——主客对立——思维-存在关系(认识关系)——认识与实践(求“真”)——人-人关系——善(行为规范层面)+美(情感传达)

东方:人-人关系——伦理道德(规定性情感,符合规范则为“善”),——应然意义上的“美”与“真”(这个逻辑没有明说,为笔者尝试归纳)

邓老师进一步对中西两种“定了型”的文化心理模式有如下总结:西方人是以真作为善和美的基础,美和真相互契合,美和善比较对立、隔膜;中国人是以善作为美和真的基础,美和善相互契合,美和真比较对立、隔膜。有点绕,搞清楚意思就能说不乱。

行文至此,笔者有一个发现,在真善美的问题上,美总是靠向各自文化的首要因素上,是不是可以说,“美”体现的是文化的核心价值?在西方,真的即是美的,善的未必美;在中国,善的即是美的,真的未必美。

真善美下面的诸多子课题,中西方也呈现出区别。接下来的11讲,可以说是邓老师运用前面两部分构建出来的“理论工具”(好比定理),来解子课题(好比习题)。这里只列出子课题(题干,关键词),以供感兴趣的循迹拣选:

关于“真”——真实还是真诚;何谓知”;何谓“理”。

关于“善”——幸福;合目的性;至善。

关于“道德”——自由意志;德行;法。

关于“人生”——命运观;生死观;不朽观。

关于“美”——美;艺术;美感。

完全被动的阅读有如催眠。主动,怕是要等,等那个“书到用时”。而领悟,往往出现在“无用之时”。

2018-08-07

相关文章

  • 简读18-《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

    邓晓芒,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人民出版社,2013。626页,576千字。 该书为邓晓芒教授应郭永玉教授之邀在华...

  • 【思维导图1】四种传统文化比较-1-西欧-周有光

    关于传统文化比较,读过几本书: 许倬云先生《中西文明的对照》 邓晓芒先生《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 周有光百岁文萃...

  • 比较法文本细读5

    标题比较细读。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标题是诗歌的眼睛。王先霈先生 在《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中曾说过:“细读不只是读,...

  • 中西文化比较

    有时,中西文化比较也顶有意思的: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封闭式一长城)、安居乐业文化(“不远游”,故乡情结)、血缘...

  • 关于教育的一点小感想

    这是一段关于教育要背锅的拙谈,有兴趣的可以往下读,一起交流。 中西文化传统比较来看:中国人有群体意识,...

  • 与自己和解

    最近这几天挺忙的。前段日子过得比较悠闲自在,给自己定了好几个目标,比如说每天写简书,每天看看同学们的简书,读点心理...

  • 中西文化精神的比较

    前言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类型之一,其在世界文化史上长久的闪耀着自己的光芒。西方文化是以古希腊文化为主要源...

  • 比较心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比较往往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即使事后发现这种比较是庸人自扰的。还是多问问自...

  • 比较心理

    看到别人比自己差的,也就是自认为差的就内心开心满足自信。一遇到别人比自己好的就立刻自卑不安。哎,这比较的心理如何去...

  • 比较心理

    所谓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与人比较是无法避免的。家里的长姐学习一直比你好,父母会拿你俩做比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读18-《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ua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