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通信工程导论(11)

通信工程导论(11)

作者: Edward_Ci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10:19 被阅读0次

当这些有规则的信号在空间移动时,同步捕获跟踪构成接收信号的三部曲。

WCDMA针对单一频率;OFDMA针对多载波。吞吐量与用户对应。

为什么要用网络而不是单个点传输信息?网络能力:传输,计算,存储,监测,同步,管理。

网络存储,传输,计算都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中间基站向外传输信号:集中式。如今网络传输:分布式distributed。提出者Sun Workstation——>UNIX。无盘工作站:九十年代中期,主机在集中控制器,有键盘和显示器,通过操作系统与主机之间连接实现控制。

如何把用户端的剩余资源进行公益性质的服务?网络智慧。      

马儿克夫状态转移

传感器:仅产生探测数据流,无计算能力,之间不能通信

有源——>主动; 无源——>被动

WSN通过各种不同传感器通过连接交互实现感知探测任务。这种传感器上面都有自己的通信模块,通过相互通信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网)

传感器网络(现代传感):传感器网络覆盖感知对象区域;单个传感器临近对象观测; 特点:网络规模大,节点微型化,动态性,可靠性,时效性,以数据为中心,应用相关性强等

智慧尘埃。

用户为中心,数据驱动——>需求中心;数据驱动——>数据中心

问题一:将地面监测与大气监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层次立体的监测系统,如何设计?

问题二:如果要构成多层次立体的监测系统的话,是否要加入一些设备设施提升监测效率?(为了有效解决目前监测系统范围小,高动态问题)

相关文章

  • 通信工程导论(11)

    当这些有规则的信号在空间移动时,同步捕获跟踪构成接收信号的三部曲。 WCDMA针对单一频率;OFDMA针对多载波。...

  • 通信工程导论2.26

    review:点对点通信系统。衰减&干扰——特征包装 送快递,路上可能出现各种状况,它成功的概率能有多少?如果限制...

  • 通信工程导论(6)

    人,水,空气的导电率(介电常数)不同,导致信息在这些媒介中传输速率不同。媒介和载体决定传输质量。 信源编码理论基础...

  • 通信工程导论(7)

    效率,速率,能力。——>更快更高更强 带宽主要在通信系统中表现为容量。 如何将通信系统设置的更快更高更强,关键看的...

  • 通信工程导论(9)

    可靠:信噪比,由环境导致。看信噪比是否达到一个值,如果达到,证明信息传输可靠。可靠与信源有关。 信号中,是否存在虚...

  • 通信工程导论(10)

    由于原来点对点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一起工作的需求,所以产生了网络。上级——>通讯兵——>下级。网络1978年。...

  • 通信工程导论(13)

    网络的动态性引起不确定性 随机过程,图论,概率论,博弈论,线性规划,凸优化,微分方程整合起来后,完成如何应对动态性...

  • 通信工程导论(12)

    CPS:信息物理系统,横跨了两个平行空间:虚拟(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如何把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打通?遥操作 现在的...

  • 通信工程导论复习

    (一) 信源编码是一种以提高通信有效性为目的而对信源符号进行的变换,或者说为了减少或消除信源冗余度而进行的信源符号...

  • 通信工程导论(5)

    信源——>包装——>发射——>接收——>评估 评估对信源有反馈。交互的唯一前提是反馈。 评估的目的:让系统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信工程导论(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vm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