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格拉底不是作秀,他是明明白白地看到了自己的局限,他看到的世界比别人更大,更广阔,在那个世界里,他渺小得就像是颗水滴。当他面对不可捉摸的那个巨大存在时,深深地感到了个体生命的脆弱和渺小,他知道,任何个体在这个存在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他是对的,生命本来就是脆弱的,很容易就会被摧毁。很多现在看起来很健康的人,如果饮食等不注意,血液里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凝聚形成血栓,堵住他大脑里的血管,或者心脏里的血管,他的生命就可能终结;走出家门,一辆失去控制的汽车呼啸而来,他躲避不及,他的生命也会终结;不小心感染了无药可医的传染病,他的生命也会终结…无数个因缘都会让他的生命终结,他根本控制不了。你想想看,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把握,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把握?还有很多人,活着时老是胡思乱想,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明知道忧心忡忡会让自己生病,但她把握不住自己的念头,老是沉浸在思虑之中,老是把一切都放在心上,于是很年轻就死了。她又能把握住什么?其实,人都是这样的。那么你连生命都把握不了,连念头都把握不了,连情绪都把握不了,还有什么好自高自大的?
所有智者都不是装腔作势地谦虚,而是确实发现,面对一个巨大的存在时,任何一个人类个体,包括他自己,都是非常渺小的。
当然,也有些圣人认为自己很伟大,比如释迦牟尼。他有十种尊号——佛、世尊、如来、调御丈夫、无上士等。但释迦牟尼不是自矜,他是实实在在地证得了那个境界,他和那个巨大的存在已经融为一体了,已经与真理合二为一了,真理是圆满无缺的,因此他也是圆满无缺的。这时,他那些看似狂妄的表述,就是一种佛慢,而不是自矜。
在释迦牟尼的那个时代,需要他表露出佛慢。因为,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如果释迦牟尼低调、低下,收敛自己的锋芒,就有可能会被淹没。那时,婆罗门教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释迦牟尼如果不运用传播学的智慧,不显露自己的真实智慧,而是过于谦虚,他怎么能赢得世界的认可和关注?
当然,即使没有十种尊号,佛经也自然会显示佛陀的伟大,《道德经》自然会显示老子的伟大,这些都是掩盖不了,也埋没不了的。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贰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