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明白自己的渺小【3】

作者: 作家雪漠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08:28 被阅读25次

        苏格拉底不是作秀,他是明明白白地看到了自己的局限,他看到的世界比别人更大,更广阔,在那个世界里,他渺小得就像是颗水滴。当他面对不可捉摸的那个巨大存在时,深深地感到了个体生命的脆弱和渺小,他知道,任何个体在这个存在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他是对的,生命本来就是脆弱的,很容易就会被摧毁。很多现在看起来很健康的人,如果饮食等不注意,血液里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凝聚形成血栓,堵住他大脑里的血管,或者心脏里的血管,他的生命就可能终结;走出家门,一辆失去控制的汽车呼啸而来,他躲避不及,他的生命也会终结;不小心感染了无药可医的传染病,他的生命也会终结…无数个因缘都会让他的生命终结,他根本控制不了。你想想看,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把握,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把握?还有很多人,活着时老是胡思乱想,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明知道忧心忡忡会让自己生病,但她把握不住自己的念头,老是沉浸在思虑之中,老是把一切都放在心上,于是很年轻就死了。她又能把握住什么?其实,人都是这样的。那么你连生命都把握不了,连念头都把握不了,连情绪都把握不了,还有什么好自高自大的?

       所有智者都不是装腔作势地谦虚,而是确实发现,面对一个巨大的存在时,任何一个人类个体,包括他自己,都是非常渺小的。

       当然,也有些圣人认为自己很伟大,比如释迦牟尼。他有十种尊号——佛、世尊、如来、调御丈夫、无上士等。但释迦牟尼不是自矜,他是实实在在地证得了那个境界,他和那个巨大的存在已经融为一体了,已经与真理合二为一了,真理是圆满无缺的,因此他也是圆满无缺的。这时,他那些看似狂妄的表述,就是一种佛慢,而不是自矜。

       在释迦牟尼的那个时代,需要他表露出佛慢。因为,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如果释迦牟尼低调、低下,收敛自己的锋芒,就有可能会被淹没。那时,婆罗门教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释迦牟尼如果不运用传播学的智慧,不显露自己的真实智慧,而是过于谦虚,他怎么能赢得世界的认可和关注?

       当然,即使没有十种尊号,佛经也自然会显示佛陀的伟大,《道德经》自然会显示老子的伟大,这些都是掩盖不了,也埋没不了的。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贰辑

相关文章

  • 智者明白自己的渺小【3】

    苏格拉底不是作秀,他是明明白白地看到了自己的局限,他看到的世界比别人更大,更广阔,在那个世界里,他渺小得就...

  • 智者明白自己的渺小

    老子的心事 雪煮《道德经》 第82页到85页 我读到了什么? “自矜者不长!”这也是一种炫耀表现,认为自己了不起,...

  • 智者明白自己的渺小【1】

    自矜者不长 “自矜者不长”,“不长”就是不能长久。自矜也是一种炫耀、表现,认为自己了不起,自高自大,都属于...

  • 智者明白自己的渺小【2】

    我们老是觉得文化的消失非常可怕,某一段历史的消失也非常可怕,但真是这样吗?真有这么可怕吗?我们可以静静地想一...

  • 明白自己渺小了

    乐观主义容易把事情想得太好,悲观一点可能会走得更远些。 我只是个普通创业公司的小职员,给公司产品写写文案,推推爆款...

  • 终于悔悟,终于明白自己的渺小

    三年的高中终于结束,我步入了大学,只是一个三本的独立院校,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其实在看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居然...

  • 与智者为武

    大千世界 所谓智者 即便是知识、品行为上者 虽都为渺小 却存储着智慧 与智者同行 能获得智者的智慧 与智者同行 能...

  • 智者与愚者的48个区别

    学会尊重他人 1、智者善于倾听,愚者没有耐心 2、智者了解别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 3、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

  • 笔记 | 能力与思想,是谁都无法夺走的

    题记: 理性让我们明白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明白自己的伟大; 感性让我们懂得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懂得生命的坚强。 ——孟...

  • 朱宏涛 | 灰尘

    灰尘 文|朱宏涛 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能真正认识自己渺小的,才是智者。 ——题记 两年前,我去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智者明白自己的渺小【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wf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