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前的上海郊区农村,男女青年结婚成亲,大都是靠人牵线搭桥介绍的。介绍人俗称媒人。男女青年认识,先由媒人带领男青年上女青年家,第一次上女方家门,女家会以水谱蛋来招待男青年和媒人。如白天去会引来许多好奇的村里人围观猎奇,看后村民们会在田里劳动时对男青年品头论足,所以,男青年第一次和女青年相会认识上门一般都在晚上去,这样,不太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男女双方认识以后,双方可以出去看电影或者去外出去游玩了。那个年代,家里只有自行车。男青年骑着自行车,女青年愿意坐在自行车书包架上出去,说明大家已经对上眼了,双方都有点意思了。再以后男方先请客女方父母等亲戚,过段时间再有女方请客男方父母和亲戚。请客对方的当天回家时,一般有一大竹篮囡食(农村中的休闲食品)送给对方,如定升糕,烤(油氽面制品),粽子,喻意高高兴兴考中状元。这样的程序化仪式走完,这门亲事基本上成熟了,下一步可以结婚成亲了。
宝山罗店有一村庄上,有个小伙子叫荣富,长得结结实实,劳动是个好把手,并学会了木匠手艺。通过媒人介绍,认识了南村一姑娘,经过几个月的来往走动,两人已经情投意合了。女方父母请了男方父母客,席间,男方通过媒人送了彩礼给女方。那时,彩礼只有几百元,或者送只金戒子,已经是很体面了。晩宴过后,散席了,此时已是上灯时分过后,夜幕已经降临。姑娘乘着夜色,送男青年一程,同时有一大竹篮囡食要送给荣富带回去的。送出村口,姑娘把一篮囡食塞给荣富,荣富感到有点羞色,也表示客气,推却讲不要囡食了,姑娘感到这是礼节,是风俗,把一篮子囡食朝田埂上一放,别过头就往回走,不信他不拿。荣富认为我客气不拿,姑娘会追上来的,向身后看看没人,认为姑娘把囡食拎回去了。
过了一周后,姑娘到荣富家去拿回竹篮,荣富讲没有拿囡食,这时双方明白,一竹篮囡食放在田埂上双方都沒有拿,肯定无偿赏给了过路人,小两口都相视无语了。
这一竹篮囡食的事情,后来成了村里人饭后茶余的一段笑话。事过近五十年,这夫妇俩已经有了第三代,升格为爷爷奶奶级别了,可至今还有人提起荣富攀亲的这件往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