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最难久,故多情之人必至寡情

情最难久,故多情之人必至寡情

作者: 097bbe3f4b48 | 来源:发表于2017-04-17 20:47 被阅读278次

最先看到《小窗幽记》中的这句话,还是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尽管单纯如那时的自己,却依旧心头为之一振。

多年以后,时过境迁,许多往事,不管曾是快乐还是忧伤,都如过眼云烟,弹指间早已灰飞烟灭。如果说尘世间还有什么是永恒不灭地存在的话,那么我相信一定不是世俗的情感,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之类。

法国启蒙先驱哲学家卢梭,曾不止一次地探究过人类罪恶的根源,也包括忏悔他自己所犯下的过错。自私有制产生之后,原始社会的质朴就逐渐被摧残殆尽,人类开始进入了不平等和相互竞争的时代。社会给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划定了一条界限,而他们彼此两方既有利益上的纠葛,又有着情感上的冲突。因而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所有的交往活动,都很难不掺杂其他非精神层面的东西,情绪也只是外物的间接反映,真正的内心渴望早已变得畸形。

上溯到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物质欲望远没有现在的这么庞杂,况且人们还有着对圣人先哲的向往。可即便如此,在苏秦未挂六国相印之前,也同样是不受家人待见,才有了之后锥刺股的励志故事。无怪乎经历了前后的情感反差之后,他也忍不住有“世态炎凉从来如此”的感慨!

杂剧《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中,未中状元之前的吕蒙正,被困在一间破窑里,去寺庙蹭免费的斋饭也被和尚嫌弃,直到功成名就之后,重游故地,心中满是感慨的写下了“男儿未遇气冲冲,懊恼和尚饭后钟”的诗句。

不管是人类的何种情感,我们总能察觉到,能够执着一心、始终如初的对待一个人,或是一件事,究竟是有多么的难以实现。物是人非的感伤,韶华不在的凄凉,捉摸不透的感情与唾手可得的外物相比,在许多人眼里是多么的痴心妄想而又不切实际。玩弄感情的人如鱼得水,多情专一之人却迟早会心碎,变得再也无法不去相信人心的善变。

重感情的人总是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交流,不愿让别人的情绪受到破坏,无条件的付出真心。多情之人能够把感情超脱于其他外物之上,甚至神圣地把它当做信仰,来虔诚地对待。而现实中的情感却又常常不堪一击,没有谁会真的始终在那里,一心一意的对某个人好,甚至倾尽毕生的情感,来执著地相信和支持一个人。因而多情的人难免会受伤,会失望,会心酸,也会心痛不已。他总是天真地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会遇到一个如自己一般多情善良的人,尽管这不过是遥遥无期的一个幻想。

柏拉图曾经说过,“若爱请深爱,不爱就离开”,这是对待多情之人最善良的一种方式。倘若有一天,我突然变得冷漠了,薄情寡义了,那一定是因为我在这个现实的世界积攒了足够多的失望,我依旧相信神圣的情感所在,不过那仅仅存留于我汪洋的内心深处,多情之人如是说!

相关文章

  • 2016/4/1《小窗幽记》集醒篇

    八、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译文] 情...

  •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 必至寡情

    小窗幽記 集醒篇 八、情最难久,故多情人 必至寡情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 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

  • 迟早会云淡风轻

    情最难久 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有常 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

  • 情最难久,故多情之人必至寡情

    最先看到《小窗幽记》中的这句话,还是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尽管单纯如那时的自己,却依旧心头为之一振。 多年以后,时过...

  •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抄书打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 十万个为什么

    情最难久,故多情之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之人终不失性。 我的心中对这世界有太多太多的疑问,以前我老喜欢问为什...

  • 集醒第八

    【原文】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译文】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

  • 《小窗幽记》22

    《小窗幽记》22 卷一 集醒篇 原文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译文 情爱最难保...

  •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小窗幽记第一卷,醒。 情这种东西摸不到看不见,多了是负赘,少了又不行。 你我都不是得道的高僧或者圣人...

  • 《小窗幽记》四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小窗幽记》 感情是最难持久的,因此一个多情而又四处留情的人必定也会薄情。 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最难久,故多情之人必至寡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at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