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材里的生物知识在高考中的体现

教材里的生物知识在高考中的体现

作者: A加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16:57 被阅读0次

    一、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1.直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 1 ( 2007 年高考全国卷一第 4 题) 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 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 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 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 pH 呈碱性时, 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答案 C

    所考知识在教材中的叙述本题内容直接来自人教版《生物》选修教材。例如,教材中第 95 页内容: 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 当pH呈酸性时, 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当溶氧不足时, 生成的代谢产物就会是乳酸或琥珀酸。又如, 教材第 79 页在讲“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时提到: 在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中, 碳源和氮源的比最为重要。例如, 在谷氨酸生产中, 当培养基中的碳源与氮源的比为 4∶1 时, 菌体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谷氨酸少; 当碳源与氮源的比为 3∶1 时, 菌体繁殖受抑制, 但谷氨酸的合成量大增。教材第 83 页在讲“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时指出: 在谷氨酸的生产过程中, 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改变细胞膜的透性, 使谷氨酸能迅速排放到细胞外面, 从而解除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 提高谷氨酸的产量。

    2.依托教材讲解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图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转化能力

    例2 ( 2006 年高考全国卷一第 2 题) 一般情况下,

    用抗原免疫机体, 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

    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

    等,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答案 A

    所考知识在教材中的叙述人教版《生物》选修教材 第20页中 是这样叙述的: 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 形成效应 B 细胞。在这个过程中, 有一小部分B 细胞成为记忆细胞, 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 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 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 形成大量的效应 B 细胞, 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及时将抗原清除。值得注意的是, 选项 A、C 的区别不在于是否降到零, 而是上升的时间和最值。

    二、适当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

    1.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改造设置新情景进行考查

    例 3 ( 2006 年高考全国卷一第 30 题) 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 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 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 : 烟草幼苗、试管两支 、蒸 馏 水 、NaHCO3 稀溶液( 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 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 空气中O2 和 CO2 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 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 分别放入盛有等

    量蒸馏水和 NaHCO3 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 叶片

    均浮在液面上。

    (2) 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

    隙中的气体后, 敞开试管口, 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

    管底部。

    (3) ……

    ……

    分析预测的结果:

    答案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3) 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 光照一段时间。结果: NaHCO3 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 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4) 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结果:NaHCO3 稀溶液中的叶片下沉, 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分析预测的结果:

    (1) 光照下, NaHCO3 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 O2 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 O2, 叶肉细胞间隙中的 O2 增加, 叶片上浮。而蒸馏水中缺乏 CO2 和 O2, 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2) 黑暗中, NaHCO3 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的 O2, 放出的 CO2 溶于 NaHCO3稀溶液中, 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 叶片下沉。蒸馏水中缺乏 O2, 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 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所考知识在教材中的叙述 与解答该题相关的原理在教材中的叙述主要隐含在人教版《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第 53 页的恩格尔曼实验中: 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 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 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 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 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2.原理和方法源于教材, 但背景知识超出教材, 重点考查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例 4 ( 2006 年高考全国卷一第 31 题) 从一个自然

    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

    色的果蝇, 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 每种体色的果

    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

    基因控制, 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 性状的分离符合遗

    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2) 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 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 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_______。

    (3) 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_____ 种; 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_____ 种。

    (4) 现用两个杂交组合: 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 只做一代杂交试验, 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 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 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 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答案 (1) 基因 ( 2) 正交和反交 (3) 3 5 (4)①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 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则黄色为显性,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 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则灰色为显性,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③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 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 雌性全部表现黄色; 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 子一代中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 则黄色为显性,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④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 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 雌性全部表现灰色; 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

    蝇”中, 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 则灰色为显

    性,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所考知识在教材中的叙述 与解答本题相关的教材中的叙述主要有: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 是通过亲代的 DNA 遗传给后代的;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表现型;母系遗传是细胞质遗传不同于细胞核遗传的一个主要特点;有些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 这种现象就是伴性遗传;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材里的生物知识在高考中的体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fm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