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提意见?
-
提意见要事先得到对方同意。人家不想听,你就不要主动提。
-
事先想想怎样提建议才会有效果,会给对方造成什么影响;要澄清自己的意图;你的意见要集中在对方此前言行给你造成的感受。一句话,虽然是提意见,尽量讲自己,别讲对方。
-
要及时,越快越好,而且最好私下提。许多话,当时不说,以后最好就别说了。
-
对方辩解反弹的话,你要提问、聆听。这一条要看你提意见是为啥了,要是为了攻击对方的话,正好啊,他怼过来,你怼回去。如果真是为提意见不是为怼人的话,就好好听着吧。
-
探索解决办法,感觉合适再提要求。
-
下一步怎么做,要有跟进。一句话,看氛围,看感觉,感觉对了才有双方一起解决问题的事,才有跟进,如果感觉不对就先放着。
-
谢谢对方听你提意见。这一条是基本礼仪,不论结果是合作还是互怼,谢谢对方你吃不了亏。
怎样接受意见?
-
心胸开放,仔细听提意见的人有什么要说,别打断。
-
继续保持心胸开放,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努力克制不为自己辩护。
-
轮到你说话时,先问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对他造成了什么影响。这里的关键还是要克制为自己辩护的第一反应,而是搞清楚自己影响到对方什么了。不自我辩护的理由是现在谈不上谁对谁错,用不着归责,要把焦点放在能说清的地方 ,就是对方感受到了什么。
-
把对方意见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一遍,确认准确与否,澄清含糊之处,顺便发出了自己认真听的信号。如果你还没有把对方的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讲出来,讲得比对方还好,又充分地认可了其有价值之处,那么你就没资格批评对方。
-
消化意见,聚焦于对你有价值的地方,关注它能怎样使你改进提高。记住,使不使用和怎么使用这些东西,决定权在你。
-
如果你愿意汲取意见的话,制定改变计划,执行计划,跟进计划。不需要认错,你才能保持冷静,客观审视对方意见。过则改之,无则加勉。这类佳话是有前提的。
-
谢谢对方向你提出意见。对方已经谢谢你了,不要在这一点上输给对方。
对话的三个层面
第一层是:关于发生了什么的对话,有关事实;
第二层是:关于谁伤害了谁以及怎样伤害了谁的对话,有关感情;
第三层是: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的对话,有关身份和自我认知。
层层都有地雷,还彼此勾连,随时跨界引发一连串爆雷。更何况,不要说感情、身份这两层说不清,就连有关事实的对话,重要的也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各自对事实的感知、理解。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清空自己,悬置执念,就是试图把三层对话分解还原,从能处理的地方开始处理,不能处理的小心翼翼躲开。
提意见的囚徒困境
我向你提意见,到底是为你好还是想黑你?恐怕你烧脑也判断不清,就连给你提意见的我可能也说不清。人是复合的、善于自欺的,真诚地提意见,用提意见来攻击对方,这两种动力表面上互斥,事实上则难解难分。
有人提意见是真诚地希望对方改进,有人则用于攻击;有人是真诚地听取意见,有人则只是在伺机反击。排列组合出四种情境,只有一种是彼此真诚相待。其他三种情境中,虚伪成为武器,真诚不仅天真还愚蠢。
我们本应该给真诚留下空间,但因为要使自己免于受伤,于是发现虚伪是占优策略:如果无法确认对方是真诚还是虚伪,甚至你也没法确认自己是真诚还是虚伪,则无论对方是真诚还是虚伪,虚伪都是自己更好的策略。对方也一样。于是双方锁定在虚伪对虚伪的囚徒困境之中。
不是难在不知道,不是难在不会讲,也不是难在说不透,而是难在不知心。
版权说明
该文章灵感来源于得到课程《30天认知训练营-2019》第18篇,经作者重新整理思考后输出,主要用于更好的消化课程内容,文中存在摘录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