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班的语文课。上课了,习惯性环视教室里的孩子们,却发现女孩的位置是空的。
刚要过问,女孩从外面进来,走到我面前,柔声说:“老师,我不想打针。”我看到女孩眼里有泪,连忙问:“怎么了?”女孩又说“老师,我不打针。”说着眼泪就要掉下来,我用手拍拍她的肩膀,安抚她说:“好好好,那就不打,如果你只是普通感冒,咱就先吃药,然后看情况再说。”随后又问她是不是很怕打针。女孩的回答让我意外:“老师,我是不想错过这节语文课。”我的心为之一动……
于是,我们开始上课,女孩听得很认真,一如既往。我想着下课后问问孩子的病情。
可是,我竟然忘了,我竟然把一个为了上我的一节课而强忍病痛的孩子给忽略了,我很生自己的气,气得不行。
第二天,我又去那个班上课时,女孩的位置是空的,问了孩子们,说在医务室打针,我知道她一定是挺不住了。这节课,她没回来。
课间,我正在班级教室里坐着,女孩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条,是给我的。女孩说:“老师,对不起。”我知道她要说什么,连忙从座位上站起,给了她一个拥抱,说“谢谢你!”她的意思我懂,我的心意她也会懂。
女孩在信里说,她知道那节是语文课,医务室阿姨要她打针,女孩坚持回教室打,阿姨不同意,说需要观察。女孩再三请求,说要回来听课,但没能如愿。直到下课,才被允许回来,可是我已经走了。女孩还说,她错过了那节新课,但她会把欠下的知识补上。
女孩的信在我的手里停留了很久很久,我认真读着她写给我的每一个字,内心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愧疚,或许那节课我不该讲新课,应该临时调整计划,等女孩一起来听课。当时我不是没想过,可是因为课时有限,如果那节不讲新课,就无法按计划完成授课任务。
我知道,那节课学的东西她一定会找同学补上。再上课时,我问女孩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她摇了摇头,说没有。但我还是会感到歉疚,如果有机会,我愿意为她补上这一课,就为她。
像文中女孩一样,很多孩子会采用写信的方式和我交流,特别是那些内向的孩子,不敢当面说,就写在纸上,或诉说心里的苦恼,或寻求我的帮助,或表达对我的谢意。开学到现在,类似的信我收到了好多好多,每一封信我都不敢忽视,因为那些是孩子们一颗颗真挚的心,一份份信任的情。
原本打算今天给孩子们回信的,欠孩子们的,至少七十多封信未回。13号那天欠的。那天,孩子们都说,老师今天一定会写一篇文章,因为她很开心。我回,是的,我会写。当时就想:我要写一篇不一样的文章,给每一个孩子。构思好了,但没写,是真没时间写呀,只好等周末休息了。
可是,由于昨天走时匆忙,把孩子们的信都忘在了教室。这文章又写不上了,唉,欠孩子们这么多……
经常会想: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而我又能给孩子们什么。读过很多教育理论,但我不喜欢那些框架的东西。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用心。用心教课,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我也知道,无论怎么用心,我也一定会有做不到之处。我想努力做得更好,做得更多,但有时真的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会一直做,一直尽力去做,只为心中的遗憾少些,再少些……
那天,读完孩子们的信,我坐在讲桌前,就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每一个孩子,想ta为我写的那些话,想ta最近有没有进步,想我该为ta做点什么。看着看着,想着想着,不自觉地笑了,因为我想到了当初的ta,又想到现在的ta,感觉真好。每一个孩子都在进步着,只是有的快些,有的慢些……
我们不急。教育,一定是慢的艺术,急功近利绝对是教育的大忌。试想一个人的成长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孩子们需要时间,教育工作者需要时间,而教育的未来,更需要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