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莫走样
■ 曹公奇
近几年,教师集体备课又风靡一时,许多学校将集体备课常态化,集体备课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集体备课需要事前准备、中心发言、集体研讨、修订提纲、撰写教案等环节。将集体备课常态化后,每一课都要通过集体备课来进行,无论是精力还是时间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学校又要求必须统一集体备课,于是乎,不知哪位聪明的老师首先提出了“分工备课,集体共享”的好主意,这种方法很快蔓延到许多学校了。
具体做法就是,备课组先将全学期的备课任务分解给每位老师,比如,每人三篇或五篇课文,大家分头备好课,或者编写好导学案,然后在集体备课时间拿出来“讨论讨论”,再印发给全组任课教师,就可以实施教学了。这样一来,学校关于集体备课的要求落实了,每位教师的负担也减轻了,似乎成了皆大欢喜的事情。无怪乎这种方法很快流行于许多学校的许多教研组、许多备课组之中。
这种“分工备课,集体共享”的集体备课,愚以为,害莫大焉。
一是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易于养成不读书、不钻研、随大流的不良习惯。试想,一学期大部分的课文不是自己研读解析的,教案或导学案不是自己动脑动手编撰的,虽然有集体备课的主讲和讨论(这个过程能否真正落实还是个问题),但别人备的课和自己亲自备的课毕竟不是一回事,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只能人云亦云,思维自然只能停留在别人的教案或导学案上,全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解读,更谈不上在教学过程中的机智应变。长此以往,这些教师恐怕是离开教参或别人的教案就不会上课了,哪里还谈得上专业发展呢?再试想,如果别人的撰写的教案或导学案都能拿来我用,那何苦要备课组分工合作呢?倒不如在全国范围内找一些名师专家来编一本教案或导学案,全国教师都用它去上课,质量岂不比备课组编写的更高?这样岂不更省事?
二是容易扼杀教师的个性,形成“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认识,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教案或导学案,统一的教学,听起来很美丽,但实际上呢?这种统一的做法,统一的教案或导学案,只能上成统一的课,千篇一律的课,千人一面的课。加之现在有些人又特别热衷于推广所谓的教学模式,对某种教学模式奉为至宝,不能越雷池半步,那么,这样的教学会是什么样的呢?教师没有自己的个性,教学没有独特的风格,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只能使学生厌烦。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很发达了,按说如果这样能行的话,是否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用一个名师在网络上上课就可以了,就像某些人鼓吹的那样,是否可以取消班级上课这种形式了呢?这不更经济高效?
三是影响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每个教师所带的班级不同、学生不同,即使同一个老师所带的两个班级也往往有差异,学情不同,教学时只能根据实际而为之。但这种“集体备课”所产生的统一的教学方案,把学情放在什么地位?是否考虑到了学情的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还取消不了班级授课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的学情,按照统一的教学方案,眼里还有学生吗?全都能贴合实际吗?教学任务能得到有效地落实吗?更别说什么“高效”了。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靠的是对学情的精准把握,靠的是针对不同学情采用的不同方法,这绝不是集体备课所产生的统一的教案或导学案能够做到的。
这样说,我也绝不是一味地反对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形式,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空间。我想说的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特别是教育教学,都不要一窝蜂地去赶潮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有头脑,要有思考,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根本目标,认真慎重地去对待每一件事。
集体备课本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的形式,一般以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构成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研读课标、研读教材、讨论教学内容、审定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效果等的系列活动。这样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领悟文本内涵、借鉴教学思路、完善教学设计、改善教学过程等,是一种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用于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的目的关键是一种引领作用,对全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一种引导和促进。但是,如果把这种有益的教研活动常态化,让教师每一课都要进行集体备课,精力和时间都不允许,于是就形成了目前这种“分工备课,集体通用”的走样局面,反倒是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因此,要让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就应该回归它本来的地位。作为教研活动形式之一的集体备课,每学期可以适当地搞几次,选择一些有争议、有分歧的课文去集体研讨、集体备课,从而达到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提升教学能力的目的。教研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磨课、专题研讨、读书学习等等,都是教研活动的形式,为什么只死抱住“集体备课”这一种形式不放呢?再好的美味,天天吃它也会腻味的。
备课,主要是一种自主研读、自主设计、自主创新的个体行为,还是让教师以个体为主精心备好课吧,千万莫让集体备课走样了!
(《中国教育报》2015年7月8日)
网友评论
集萃思路或者知识点,然后各有所好,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