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文章,缺失是生命的常态,所以如果不是主动汇报,那么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不清楚别人一天的生活的。
正好这两天听到了李参老师关于《深度工作》的共读“工作外的8小时如何度过”,其中提到了一个词叫“刷存在感”,这让我想到每次骑完哈罗电动车,都会强行弹出一个下红包雨的界面,那一刻哈罗车给我的感觉就是在用红包的形式刷存在感。哈罗车刷存在感的目的是以红包的形式发放优惠券,之后引导用户办卡。
而有一些社交媒体,网页等写出一些吸引人的标题但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的文章,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不是生产好的内容。
这是别人对我们刷存在感。有时候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刷存在感,利用社交媒体转发一些消息或者发一些信息等等,引起大家的注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那种大群,里面活跃的那些信息很多都是刷存在感的。
很多人刷存在感是因为在生活中感到存在感很弱,需要来体现一下。但其实个人真正的价值存在感是由能力决定的。所以,不如多花点精力默默地提升能力。
不是喊的越大声的人越有力量。
说到这里,想到了一件事。那是大学期间,放寒假,舍友说她妈妈刚才打电话过来,说今天已经帮她把被子晒了一下,等着她回来了。那时,可能我会羡慕一下,觉得看看人家的妈妈多贴心。等我回到家的时候,有意无意提了一句说谁谁谁的妈妈在她回来前已经帮她晒了被子。结果我妈说:“你的被子也早都拿出来晒了。”当时就感觉,有些妈妈是把一件件做的事情说出来,但有些妈妈是把一件件事情做好后不说。因为在她看来,那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分内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同的妈妈有不同的风格,这里不做评价。无论妈妈是否说出来,妈妈的存在感都是在那里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创作实际的作品和吸引人注意力刷存在感是相对对立的,花很多心思一处就会减少一些精力在另外的地方。
所以如果可以选择,可以把精力多放在创作实际的作品上,最终成长的是自己。
PS1: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考试加油!
PS2:七月开启运动了!
End
2020年7月7日 星期二
更多文章,欢迎访问我的博客:ajing.site;
简书:阿静的小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