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产品经理互联网产品思考
打卡引发的联想——产品不要对抗遗忘

打卡引发的联想——产品不要对抗遗忘

作者: 小龟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23:17 被阅读32次

      提到上班打卡,大家都觉得这个是理所应当,不管从仪式感或者什么角度解读,没有人会质疑打卡这个动作存在的必要性。但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凡事都可以颠覆,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那我现在想问上班打卡真的必要么?

打卡就是证明你来了

      我有健身的习惯,算下来陆陆续续摸爬滚打快三年了吧,正式办卡健身的也有四五家,再算上办了周卡等短期卡的,可能有十几家。这些健身房不管大小,不管高不高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个实体卡,进门前要刷一下,有的健身房还要找前台给你换个储物柜的卡,人多的时候很是麻烦。而且有时候还会忘了带卡,遇到不熟的前台,好说歹说都不让进,就算最后让进了,也扫了兴致,难道非要那张卡才能证明我是我?

      最近又搬了一次家,健身房又换了一家,交完钱,测完体脂,教练就放我进去练了,我就奇怪,为什么不给我卡,教练说这里不用健身卡,扫描个指静脉就可以进去,不用刷卡。我一听就很兴奋,这么多年健身行业的思想终于进步了,正好我最近也在做打卡产品,不禁让我开始思考,打卡这个动作,真的必要么?

      现在的打卡行为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类似于上班打卡的证明个人身份的,另一种类似于连续登录,是通过打卡行为来提高用户活跃度的。第二种属于产品运营层面的一种手段,本文不做深入探究,只谈第一种情况。

      让我们好好想一下,健身刷卡的目的何在,无非就是证明持卡人是否有权利进入健身房锻炼,问题是我交了钱,而且我人也来了,就因为没有带卡就不让我进,是不是不太合理。如果你觉得有些牵强,那我再给你举个例子,上班打卡是为了什么,无非就是证明你来上班了,如果你按时上下班,有可能还加了三、四个小时的班,就因为没打卡被判定为没来上班,可能还因此被扣了工资,你说冤不冤枉。

      上班打卡和健身房刷卡都是一样的,这个动作本身的意义并不是让用户产生这种行为,毕竟没有人会给打卡产品和刷卡机要求DAU这种指标的,这些产品存在的意义无非就是证明你是你,证明你来了。

      如果有更好的方案可以更快捷、成本更低的证明你来了,那么现有的方案就应该被淘汰掉。

遗忘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公司之前用的是考勤机进行考勤,每天上下班走到考勤机前刷个脸就可以打卡。但是随着公司员工的增加,考勤机不够用了,每天早上上班都有很多人在排队,踩点来的人基本都会迟到。于是我们开发了微信考勤产品,手机连上公司的网络和蓝牙设备就可以打卡,这样一来大家打卡就很方便了,忘记打卡的人也可以通过走补卡申请来补上没打的卡,这样一来是不是就完美了呢?

      方便是方便了,但我们的野心不止这些,我们发现每个月会有很多人忘记打卡,我们下一步想要做的就是降低忘打卡率,于是我们不断改造产品,优化用户体验,到了快下班的时间还没打卡的同学应用会自动给他发提醒,但是我们发现,即使做了很多,忘打卡率降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再降了。也就是说,不管怎样,一个人在一个月内总会有这么几次忘记打卡,就算产品和制度上做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

      遗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说一个头脑很清醒,记性也很好的人,在晚上没睡好或者心里在想事情的时候,早上出门可能就会忘记带钥匙,你不能说这个人脑子不好,毕竟他一年可能就只忘记那一两回,这个带来的体验很不好,如果市面上出现一扇不用钥匙而且很安全的门,那他在下一次忘记带钥匙而在门外苦等开锁公司时,一定会下定决心换门的,做产品也是一样,因为没有钥匙就不存在忘记。

产品不要对抗遗忘

      做产品不能和用户的遗忘对抗,要顺应这个规律,我做为打卡产品的产品经理,也做不到每天都去打卡,偶尔还是会补个卡,别说很多对产品一窍不通的用户了,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方式来证明员工来上班了,就不需要用打卡这么笨拙的方式了。

      就像上面说到的那家健身房,他们就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方式来省去带卡这个环节,承认用户的遗忘,让用户的成本更低,当然体验也会更好。

      用户有需求才会来用你的产品,就像我们想要联系别人,我们自然就会打开微信,想要查个东西,自然会打开百度,好的产品都会顺应人性,遗忘也是一样,把产品的前提设定为用户肯定会遗忘,而不是把前提设定为用户不会遗忘,这会影响产品的设计与后期的迭代。

      其实现在很多办公产品都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设计,比如钉钉就有自动打卡功能,只要到了办公范围就会自动打卡,到了下班时间离开公司也会有记录,虽然现在这方面还不成熟,有些场景也无法使用,但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给产品设计一些好的参考。

      如果有机会,我其实也想尝试给我们公司设计一个上班不用打卡也能记录上下班时间的产品,也来小小的颠覆下员工习惯。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雷同,请和我交流。

      (写得不好,坚持写下去就好了)

相关文章

  • 打卡引发的联想——产品不要对抗遗忘

    提到上班打卡,大家都觉得这个是理所应当,不管从仪式感或者什么角度解读,没有人会质疑打卡这个动作存在的必要性。...

  • 对抗遗忘

    11月28日,雾。 阅读书目:《记忆力心理学》。 作者: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他是西方心理学界的泰斗人...

  • 对抗遗忘

    周末,跑去书店听度度老师讲故事。她的版画与水彩作品正在书店展出,这一次分享会是专门现身说法,讲讲作品背后的故事。 ...

  • 不要联想,不要联想,不要联想?

    如果说6月底是属于“暗度陈仓”的滴滴。 那么10月初就一定是属于在科创板“八日游”的联想。 9月30日。 联想集团...

  • 没做好诱因,一味追求新奇特都是瞎搞!

    今天来疯传原则二:诱因。 诱因:就是引发我们产生联想的因素。即是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或谈到某事物可能会想到联想到某产品...

  • 如何对抗遗忘?

    这是我的第 151 天分享 全文共约 2800 字,阅读完共需约 8 分钟 如果让人们投票学习时最讨厌什么,我想“...

  • 对抗遗忘(二)

    周六晚,再次跑去书店,听王则柯老师“讲过去的故事”。这是个与艺术展览配套的分享讲座(见《对抗遗忘》),这一次,王老...

  • 《1984》引发的联想

    今早匆匆翻完了《1984》的最后几页,和《美妙的世界》一样,也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因此,看完《美妙的世界》似乎有...

  • “提醒”引发的联想

    高考终于尘埃落定,但这几天我心中却一直有一个问题,时时萦回于脑际,挥之不去。我们给了考生太多的提醒,考前各...

  • 停电引发的联想

    你居住的这栋房停电的时候,你会怎么想,是不是站在黑暗中找到窗口看一下,隔壁的人家是否在停电,然后确定你家保险跳闸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卡引发的联想——产品不要对抗遗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d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