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帅 日更第 1 天第 72 篇
今天不绕弯子,直接讲讲个人品牌打造与 IP 你需要知道的一些常识吧。
1、你觉得IP是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大 IP,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个小而美的微 IP
大 IP 很讲究,它要求你个人专长突出,足以在一个领域卡位。
还要是受大众人民喜欢和欢迎的特长,还不能太冷门,否则就容易无感。
同时,还要有很强的传播属性和传播能力,然后让大家容易知道和了解,进而喜欢。
嗯,难度系数,挺大,但是从微 IP 做起就相对容易多了。
怎么讲?什么是微 IP?
就是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受众最多 5000 人,你不必讨好那么多人,只要有人喜欢和信任你,就能找到你的粉丝,并且愿意为你付费。
专注小而美,做自己圈子的老大,NO.1。
2、IP 和网红一样吗?
不一样。
虽然 IP 和网红都有影响力,但是 IP 更需要有持续性的,原创内容创造的能力,才不会昙花一现。
但是现在很多的网红是没有专业能力的,只是靠颜值,速成的演技,幕后推手,包装,打造,一炮而红,速成也容易速死。
而 IP 是需要不断的坚持做内容沉淀。
就像写文章,会给你的个人品牌做很好的铺垫,但这只是基础。
3、专业标签、身份等于 IP 吗?
专业特长会让你成为一个专业的人士,在很多的圈子里得到认可。
但是如果你不懂怎么传播自己的专业,那建议你做一个专业顾问。
个人品牌 IP 除了在专业领域有比较深厚的积累外,还要有一定量的粉丝基础,
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传播的属性,尤其是在各媒体或自媒体传播能力。
4、打造个人品牌,需要什么?
有两点:
第一:需要极度的聚焦!
为什么要做聚焦?
因为聚焦才更具有力量!
只有聚焦,传播你的成本才低;
只有聚焦,用户理解你的成本就低;
只有聚焦,用户对你才会更信任;
粉丝越容易理解你,就越信任你,成交就会更容易,并且还会介绍你给她们的
朋友,同样成本非常低,你成交转介绍过来的客户也会更容易;
第二:需要学会营销自己!
重点解决流量问题和成交问题。
学会营销,你才会更具价值;
学会营销,你的竞争对手会很难模仿你;
学会营销,你更容易树立专家的形象;
学会营销,你的运营难度和管理成本也会相应地降低;
5、关于个人品牌的认知层面有 5 点,你要了解:
1、 个人品牌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是需要有意识打造。
2、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个人品牌,从现在开始不晚。
3、做个人品牌需要流量,更需要终身学习。
4、做个人品牌你需要大量的输出。
5、 个人品牌沉淀一定优质的内容后,会自带流量,成为流量源和内容源。
6、怎么打造个人品牌?简单说三点:
一、 持续做好的内容
好内容=原创、真实、有目的、高价值、有趣味、积极向上、合规合法等;
好的内容是能引发读者情感和认同的;
比如湖南卫视的何炅、汪涵等长盛不衰的主持人,没有高颜值和好身材,靠自己的机智和学识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粉丝趋之若鹜。
只有原创的内容才能代表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只有独立的人格,才会有利于形成自己的个人品牌价值;
要先挖一口深井,才能确保有足够的水喝。
二、与粉丝、客户保持互动
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很重要,但是粉丝维护和运营才是价值的最终体现。
内容能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互动能满足粉丝的精神体验。
每个粉丝都是产品的主角儿,只有让粉丝有参与感,才能增加她们对产品消费的粘性,并由此激发产品的口碑传播和影响力。
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曾说过,小米在媒体上快速引爆的秘诀只有三个:第一参与感,第二参与感,第三还是参与感!
小米论坛上一个简单的技术帖子,都有一两万回复,一二十万点击量,一群粉丝狂热到,即使面对细微的技术细节,也能忙碌整个晚上。
不仅是产品本身,从创意、设计、服务到营销的所有环节都开放,小米都让粉丝自己参与进来。
比如,好妹妹乐队曾在粉丝的众筹下,成为第一个登上工体开演唱会的独立音乐人。对粉丝来说,有什么能比亲手缔造一个偶像,更让人兴奋的呢?
单纯的卖货思维,已经不适用于互联网,现在的思维应该是和粉丝做朋友。
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已经 OUT 了。
就像我们的朋友圈,很多人讨厌简单粗暴的刷屏广告,这种方法就是没有考虑到其他用户的观感,自说自话,盲目自嗨,破坏了朋友圈用户的体验,所以,这种方式注定是不可取的,看现在的微商处境就知道。
怎么做?
好好的用心输出内容、用心对待粉丝、把粉丝当朋友对待,对兄弟对待、重视线上线下的互动,这样才有利于个人品牌的良性发展。
三 、多平台传播
平台传播就是把合适的内容发布到合适的平台,让内容的生命周期延续,扩散的更快。
你的目标用户在哪,你的内容就发到哪。
平台传播有这三个原则: 方便订阅,全媒体布局,有侧重以点破局。
像竞争平台的特点:
比如说知乎,它是专业垂直领域社区,有固定流量,但是传播面窄,圈层知识很专业,解决问题。
主要体现在专业性,用专业知识获得超高粘性粉丝。
还有价值平台特点:
比如微信,微博等,主流移动互联网入口,传播面广,到达率高,稳定而有见解的内容,兴趣或启发性趣味。
价值平台有大众范儿,可以用来做调性,价值观吸引粉丝关注。
常用的自媒体矩阵有:
音频类: 喜马拉雅,荔枝 FM,蜻蜓 FM 等。
视频类: 优酷,腾讯,爱奇艺,B 站。
订阅类:今日头条,百家号,知乎,豆瓣,微信公众号。
社交类: 微博,朋友圈,脉脉。
短视频: 抖音,快手。
视频直播: 斗鱼,映客。
但是在大家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二八法则,抓离精准粉丝最近的,也就是以微信三件套: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来说。
1、朋友圈是首要的,简单便捷,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离交易收钱成交最近的通道。
2、很多人没动力做个人公众号,因为没有粉丝没有阅读量,写作难度大,很难坚持。但如果你要做个人品牌,公众号的长图文,能更加系统地展示你的思想,价值观,产品及服务,并且能保留,反复被转化和传播,在频率更新方面,可以量力而行,以自己目前的能力为一句,不要盲目坚持日更,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反而适得其反,要注意质量大于数量。
但是,如果你的能力,基础,内容都比较好,当然,坚持日更会更稳定。
3. 微信社群。
在你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做自己的社群,设计价值留住粉丝用户。
没精力的话可以混别人的群,它也是我们离用户最近,同时还可以和其他群成员做背书,口碑,容易引导传播。
那么这就是关于个人品牌打造与 IP 几点需要了解和知道的常识。我是小帅,欢迎关注,不迷路。我专注社群、朋友圈个人品牌塑造与成交,近期开设实操营,欢迎来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