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阅读原文片段
【原文片断出至于《非暴力沟通》第五章 】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有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愤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自自身。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我们有自由选择自己应对外界的权利,也要为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负责。
负责,并不是沉重、负担的意思;负责,是将最终解释权掌握自己手上。
举个例子:
例子一: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在上面的例句中,甲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例二:
甲:他们取消了合同让我很不高兴。
乙:他们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对自己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这个例子中,甲认为,他人的行为使她不高兴;乙认识到,是她的观点使她不愉快。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还鼓励乙进一步了解她的愿望:她的哪些需要、期待或价值取向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例如,乙可以这样表达她的愿望:
“他们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想重新聘用我们在去年解聘的员工。”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有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怎么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更好的表达呢?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还记得两天前的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模型、区分观察和评价吗?
A1:回忆过往经历或见过的,不好的回忆例子,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时间】
曾经的一次经历:自己工作一天累死了,看到家里的碗还有没有洗,感觉很生气,冲老公吼,今天轮到你洗,你等着我来洗吗?放下你手里的游戏,赶紧洗了;当时觉得自己忍受不了,想让他洗,但口气已经不好,有时他洗了,有时还是我洗,不过我会一边洗一边抱怨;
A2-1:请学习者在自己提供的A1案例中,按照“事实 + 我(感到)......+因为我…...”的句式,来造句。看看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已经很累了,看到厨房乱七八糟的,我感到很不舒服,我知道你也忙了一天,也不容易,你和我一样希望的是每天都在干干净净的环境里生活,所以能不能先把碗洗了,再玩游戏。明天我休息好了,我多干一些家务,你看行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