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名师优课组委会举办的王崧舟老师公益训练营于线上如期开班。今天集中学习了王崧舟老师的散文诗课例《好的故事》及微讲座《落实语文要素 发展核心素养》,文言文课例《爱莲说》及微讲座《语文要素与文化传承》,进一步明晰了语文要素,核心素养以及传承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上午,王老师以六上鲁迅的文章《好的故事》为例,带着我们关注语文核心素养问题及如何落实语文要素,为我们解析“借助资料”这一语文要素在课堂中是如何得到落实并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感受最深的有两点,后边再细细展开。
一.紧扣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1.课后第1题: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课后第2题:“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优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3.课后第3题 :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说说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二.多次借助资料,发展核心素养。
1.借助资料,增长见识(补充云锦有关资料) ——文化传承与理解
2.借助资料,把握意图(引用雪峰的论《野草》) ——思维发展与提升
3.借助资料,了解背景(王泽龙《论鲁迅一九二五前后的创作》)——思维发展与提升
4.借助资料,发现暗示(关于现实是黑暗的暗示) ——审美鉴赏与创造
5.借助资料,促进表达(鲁迅回乡的视频) ——语言建构与运用
王老师在讲座中非常明晰且有见地的指出,语文的核心素养不应该是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并列,核心应该是唯一的,提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才是核心,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基于语言,审美鉴赏与创造基于语言,文化传承与理解基于语言。王老师的观点振聋发聩,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尤为重要。语文的基石就是语言,离开对语言的探索,语文就是无根的浮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