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周公解梦
第五讲 梦的概念

第五讲 梦的概念

作者: 梦释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09:31 被阅读10次

第五讲  梦的概念

点此听语音(第五讲)

梦就是在梦目的的指导下,运用意象语言,形象、生动地解除精神困扰的意识平衡。这说明,梦是有目的的解除思想困扰的潜意识运作;梦的表达方式是意象语言;梦的本质是意识平衡。

我们先从一个“尿床”的梦来看纷繁复杂的梦现象。

一个七岁女孩《尿床的梦》(梦例):我突然感觉到内急得厉害,于是急急地往后门外跑,准备去离后门不远处的一公厕跑,但是抬头一看,天已经很黑了,想起老人们说的那个“茅厕鬼”的故事,哪敢自己一人跑去呢?再一看周围,黑黝黝的,也没有半个人影,不如就在“青桐树”下解决了吧! 于是褪下了自己的裤子,很爽快地就地解决了! 刚结束,想要提起裤子, 我就感觉到屁股被重重地扇了几巴掌! 我被火辣辣的扇醒了过来,接着就听到了妈妈那近似咆哮的声音:“这么大的丫头还来尿!是玩疯了!赶紧让她上学去!” 我快乐的童年就从这泡尿宣告结束了。

此梦是在“解除尿涨刺激”这一目的指导下的潜意识运作。“我突然感觉到内急得厉害”这是梦者膀胱感受到的尿刺激,它传至中枢神经后,形成了精神困扰,不断刺激着中枢神经。中枢神经要么平抑这一刺激,要么唤醒梦者。

可以看出梦在运用意象语言,形象、生动地解除精神困扰。梦中“于是急急地往后门外跑,准备去离后门不远处的一公厕跑,但是抬头一看,天已经很黑了,想起老人们说的那个茅厕鬼的故事,哪敢自己一人跑去呢?再一看周围,黑黝黝的,也没有半个人影,不如就在青桐树下解决了吧! 于是褪下了自己的裤子,很爽快地就地解决了”,这就是意象语言。所谓的意象语言就是指“梦相的感觉含义”,这里调用了三个“感觉”作为“反射条件”,目的是生成“排尿命令”——这一生物电信号。第一个感觉是“过去尿涨经验”——“我突然感觉到内急得厉害”,这一感觉是“尿尿”的感觉铺垫;第二个感觉是“急、怕”,梦中,梦者急匆匆跑到屋后“公厕”,且用“天黑、怕鬼”启动“恐惧感觉”,我们常用“急得屁滚尿流”、“吓得屁滚尿流”来形容这两种情绪,梦借用这两种情绪作为“条件”,调用“反射感觉”,形成“排尿命令”;第三个感觉是“褪下裤子”,去除阻挡,开始“排尿”,“爽快地就地解决了”,这一意象是在“解除以往排已尿被大人斥责的困扰——如尿裤子或尿床形成的习得性无助”。可见,小女孩用“意象语言”形象生动地“调用了已往排尿经验”、创作了新的梦相让自己相信,可以排尿,以解除“尿涨”这一精神困扰。

可以看出,梦是以“以往经验”作为条件基础的。“尿涨感受”、“跑往公厕”、“褪下裤子”、“青桐树下”、“茅厕鬼”都是已往排尿时的经验,是从梦者记忆库里调取的。梦者说,老家后门口有一棵“青桐树”,长得很直,树皮是青色的,很光滑,离地两米多处自动分枝成五个枝桠,像一副天然的雨伞,梦者虽然是女孩,但很是要强,在与男孩们玩一种叫“斗鸡”的游戏输后,就要与他们比赛爬青桐树。那“茅厕鬼”的故事也是夏天晚上乘凉,大人们谈天扯出来的故事。

而在此梦中,“离后门不远处有一公厕”是虚构出来的梦相。为何梦要虚构这一不存在的梦相呢?我们说这一虚构有利于梦者能顺利地“排尿”,梦者说由于当时住在一个小镇,卫生设施很不完善,只能用马桶,而使用马桶总有各种不便,所以女孩会在内急的时候,偷偷在青桐树下嘘嘘。可见这一不便的“感觉”会影响“梦中排尿”的实现,梦便创作了这一“公厕”。

尿床是最常见的梦现象,可能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多数情景就是找个角落解决了,实际上尿床了。大人也有尿尿的梦,但尿后总还是涨,终于被尿憋醒了。我们知道“排尿”是膀胱括约肌和神经功能共同完成的体内废液排出任务,由于小孩的现实与梦境区别能力不是很大,中枢神经在接受到尿涨这一神经“刺激”后,调用、创作了一个新梦相,以解除这一刺激,可以说是神经系统巧妙地创作出“梦相”,创造“条件”,生成“生物电信号”——“命令”,形成“条件反射”,打开了膀胱括约肌,完成了排尿功能。

因此我们认为梦在神经运作方面与现实的运作是完全不同的过程,现实过程是由尿涨刺激膀胱,传输到中枢神经要求排尿,于是找到厕所,褪去裤子,发布神经命令,进行排尿;而梦也是因为中枢神经收到膀胱感觉器的刺激,中枢神经制造、创作了一个新梦相,以此获得生物电信号命令,指挥膀胱括约肌打开排尿通道进行排尿。中枢神经能否在梦中,完成排尿,得看梦者的抑制能力了,小孩尿床与大人被尿涨惊醒就是抑制能力产生不同的结果。尿床的梦说明,梦是在“排尿刺激”这一梦目的指导下,调用已往经验,进行改装的,解除“尿涨刺激中枢神经”这一思想困扰的意识平衡。

除了尿床之外,如梦呓、梦惊、梦魇和梦游都是梦现象,这些梦现象都可以用“尿床梦”的原理予以解释。

梦呓可以仅仅是嘴唇无声的动作,或是含混不清的叽里咕噜声;也可以是构音不太清晰、音调怪异的只言片语,或是发声和语法都无可挑剔的流利的言语及歌唱。还可以是发笑、哭泣、悲叹、呻吟、欢呼、怒吼等其它任何形式。这也是精神困扰反映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创作意象“指挥”器官运作的结果,即言语神经抑制不住意象制造的生物电信号命令而发生的出声现象,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梦有时连带了动作也是这个道理。梦中的话是梦者或梦者感觉别人“最想说的话”。

梦游多出现在儿童时期,相比之下,成人梦游则少得多了,但成人梦游则是一种病态行为。梦游也是因为梦者的抑制机构混淆了清醒状态与梦状态而出现的半意识、半迷糊状态的行为。“梦魇”是医学术语,俗称“鬼压身”,是在压力过大、太过焦虑、紧张、极度疲累、失眠、睡眠不足或有时差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睡眠神经瘫痪现象,如人在刚醒过来时不可能把拳头完全握起来。发生的想醒而醒不过来等现象,也是人处于半醒半梦之间的一种睡眠现象。

通常人的梦都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而梦游往往发生在做梦很少的非快速眼动期。这样看来,梦显然是一个与现实相反的过程:清醒状态下,人眼的转动接受信息,传入中枢神经处理,因为太平常而处于近乎本能的控制。而做梦状态下,是由精神困扰刺激神经,神经调用、创作了梦相予以“解释”,变成这些图像在“指挥”眼球的活动,这一方面是生理的需要,更多的是让梦具有真实感的需要。

睡眠中不自觉地翻身、掉床、裹被蹬被、揉鼻、挠痒和磨牙等下意识的动作只视为一种模糊意识下的本能反应,不作为梦现象。

对梦的认知,古今中外对梦的一些看法很多(过去对梦的看法中已列举),今天看来,除了“梦是神谕”及神医观点外,其他观点都是很有道理的。在中国早有了《周公解梦》,想必与“神谕”观点很多相通,这不必怪罪他们,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水平实在有限,把打雷下雨解释为雷公雨婆,所以不必强求他们的认识高度,即使这样,其中有的方面也是有道理的,如“雪落家庭主丧事”,在古代礼制很严的社会里,以白色为主基调的梦相,可能多数代表着丧事,但在现代社会可能就不再表示那样的意象了。

另一方面,当时统治者思想的局限,把他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了,宣扬自己的“宿命”论,以期能维护自己的统治,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们又能理解它当时存在的必要,但他认为“梦主吉凶”的观点,我们是不赞成的。下面我们再用一个梦来认识梦的特征和本质。

一位女士《黑熊的梦》(梦例):我梦见和几个熟悉的朋友在攀爬树木和墙壁,是棵记忆中的老树,小朋友上去玩的那种,结果上去了不容易下来,想从别人家窗户进去下来,里面人关窗不让我们进去,没办法只好一点点爬了下来。

大家嘻嘻哈哈,我感觉几个人像是沿着路从一个山凹里走出来,四周都是树郁郁葱葱,满眼绿色,路边有个玩杂耍的,将毛绒绒的动物(像是狐狸或者是鸡)围在脖子上,让人感觉很温暖很舒服。我也想试试,围在脖子上心里有点忐忑。

正兴奋,来了一个大黑熊,训练人说你不要害怕,大黑熊也可以的,它想让人背它,说着大黑熊已经慢慢朝我走来,我即兴奋又害怕,捂着脸,跪着趴在地上,等着大黑熊过来,结果就醒了。

梦者是一个35岁、有一男孩的女士。她的老公因精神压抑失去了性趣,她本人也处于苦恼之中。

梦相是附着了“某种感觉”的图像的调用。梦中的“熟悉的朋友”是梦者公司的同事,男男女女都有;梦中的“攀爬树木和墙壁”是现实没有发生的;“记忆中的老树”像是小时候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过的那棵树;“结果上去了不容易下来,想从别人家窗户进去下来”这让梦者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有次她看到一个男孩爬上那棵老树达到了别人家窗子附近,而窗口站着个男人,笑着对那男孩说:“小心点下去,别摔着”。可见梦中“同事”、“树木和墙壁”、“老树”是梦者记忆库材料的调用。即使是调用,梦者也不知同事的面容,哪些同事;不知是哪里的树木和墙壁;也不知是不是小时候那棵老树了,这都是梦对记忆库材料的改装。而“同事爬树和墙壁”、“自己爬树达到别人窗户”、“想从别人家窗口进去”都是没有经历过的事。

不论是改装的材料,还是创作的新材料,其目的是意象化这些材料,即梦者真正关注的不是这些材料本身,而是材料附着的“感觉”。“攀爬树木和墙壁”附着了儿时游戏时的轻松和愉快,把儿时的玩伴改装为“同事”,即期望这一轻松和愉快能发生在同事、朋友之间。梦者说,她一开始在这家装潢公司是做财务的,由于公司不大、缺少人手,梦者逐渐成为了“老板的助理”,调人、调材料都成了她的事,已婚的老板有时半真半假地说她“适合做老婆,不适合做情人”。所以她与老板就没有“爱”这层感觉了。梦中“想进入别人家的窗户”附着了梦者“愿望进入老板的心窗”的感觉含义,而老板半真半假的“表态”,就是梦中“里面人关窗不让我们进去”的附着的感觉含义;我“没办法只好一点点爬了下来”就是当前自己想进入老板的心房,而老板却没有这一想法的“现实状况”。可见材料附着的“感觉含义”才是材料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梦相的“感觉”是可以被认知并赋予“感觉含义”的。以上的“感觉”即使没有梦者的诉说,我们也是可以感受到的,这就是“梦的集体同感性”,而且这一“集体同感性”我们可以用“意象解释”加以明确,如上面的“熟悉的同事”重点是说其中有“老板”;“共同玩儿时游戏”可视为愿望关系轻松;而自己爬树可视为“征服老板”;“里面人关窗不让我们进去”可视为“老板对我关上了心窗”;“没办法只好一点点爬下来”可视为“自己从喜欢老板的情感中退下”。接下来的梦我们还能用“感觉含义”去认知。“从一个山凹里走出来”我们把它看成“从内心走出”,山凹指代女性,即自己从“心在老板”处走出;“四周都是树郁郁葱葱”这是春景,是梦者“愿望出现生机”的“感觉附着”。而这一生机是什么呢?梦接着说了,是“玩杂耍的将毛绒绒的动物围在脖子上”,这是性意象的“感觉”。“感觉很温暖、舒服,也想试试”是梦者的向往。梦者近来与网上认识的男人有过一次见面(叫一女同事陪着见的),他穿着黑皮夹克,有点壮,象头狗熊。梦中“大黑熊”就是对这个男人的移情。

梦事件是潜意识的创作过程。梦对记忆材料的调用是经过改装和创作的,其宗旨是“摄取材料的感觉含义”。把思想压力(性压抑)用梦相来呈现是一种创作,在梦中制造未发生的事件也是一种创作。梦者小时候爬树中并没有“里面人关窗不让我们进去”,而且也不是自己“爬到接近人家窗户”,而梦却创作了这个事件;山凹搞不清是哪里的山凹,也没见过把“狐狸和鸡”样的东西围在脖子上进行杂耍,这也是潜意识的创作;自己更不可能爬着背熊了,可见潜意识的创作的目的是“摄取了附着在材料里的感觉含义”,让自己“从对老板的爱慕中退却下来”,去试试“性”的感觉;让自己“快乐、兴奋”,“等着大黑熊过来让自己背”,这些感觉含义才是梦材料创作的真正意图。

梦把精神困扰简化成形象贯穿于这一创作过程中,而使梦有了“梦目的”。据梦者回忆,爬树时自己有一种快感。而树是依靠、才能、庇护的意象,是男人的代名词。而自己爬上去(惹上男人),进不了男人的家(老板已婚),只好担心地一点点爬下来(按原路返回)。这就是她目前生活的真实写照,既想有性生活,又担心造成影响的心态。以下的我们仍能看出这些性意象,路边指作为人生路的辅助道路,如狐狸或鸡一样围着脖子(性交意象),结果是忐忑不安。自己真想黑熊(网络认识的男人的意象)主动占有自己,结果是惊醒。梦每况愈下,先是提出了想走出家门的意象,又提出了发展地下情的意象,最后直接是希望占有自己的意象,潜意识一一作了否决,也可以看出,这种无性的压力时刻纠缠着她,潜意识就是这样善解人意,把现实的材料加以改装,满足了自己对各个意象的设想,但意识很绝情,以至让自己在矛盾中惊醒。可以说,惊醒的梦皆由矛盾引发。而这个梦的梦目的——对性的向往,至此就非常明显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梦用意象说事,是意识平衡的重要手段。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上认识了梦相的感觉含义,原来梦调用、创作了梦相是为了用梦相所含的“感觉含义”——意象来说事。梦是精神平衡的重要手段。她已经为性困扰六、七年了,生过孩子,老公就极少与她有过性生活,而她自己道德感非常强,她在一个小公司工作,先是做财会,后来她总是为自己找事,什么都做,经常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竭,但这种困扰怎么也解除不去。而梦却很理解她,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梦是人们当前精神困扰的减压阀,是人进行意识平衡的重要手段,这是梦的本质。

梦是脑神经活动的产物。和心脏一样,人睡眠时,心脏仍是跳动的,神经系统仍处于最低生命活动的值守中。此时梦者脑中的思想压力严重刺激着梦者的睡眠,中枢神经系统有两种选择,一是唤醒梦者,二是对这些思想压力进行必要的解释。中枢神经这一平息梦者问题意识的工作,我们称之为梦。人的脑子里只能出来两种东西:脑浆和意识,梦不是脑浆,所以是意识。这话虽然武断,但不失为真理,因为世界由物质和意识组成,不是物质,当然是意识,如今梦是脑神经活动的产物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梦者角度看,梦是梦者感觉、情绪的反映,梦的刺激是由外界环境、体内和精神刺激构成的,因都是经过中枢反映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全部把它们当精神刺激予以解释了。而它的材料来源于梦者现实材料的改装和梦者的想象、幻想两方面,因此都是精神活动。

梦是一种与白天活动反向的精神运作。在以上的梦现象中,我们对比了梦与清醒状态下神经系统的活动顺序,使我们认识到:梦是一种与白天活动反向的精神运作。综合起来说,我们得出了梦的概念,梦就是在梦目的的指导下,运用意象语言,形象、生动地解除梦者精神刺激的意识平衡。

IiLC���mj��

相关文章

  • 第五讲 梦的概念

    第五讲 梦的概念 点此听语音(第五讲) 梦就是在梦目的的指导下,运用意象语言,形象、生动地解除精神困扰的意识平衡。...

  • 学习抠图的教训

    跟学 [https://ke.qq.com/course/186626] 第五讲alpha通道抠图,对通道概念不清...

  • 5月D18自我提升

    今天学习《妈妈教的数学》第五讲“应用题的关键难点”。老师提到从孩子早期接受数学概念的能力来看,语言...

  • Day7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第五讲 困难及初步探讨 这一章主要讲了弗洛伊德以梦作为研究对象遇到的困难,对梦的几点共性所进行...

  • 【海棠社】诗词讲座第五讲·格律诗写作系列课程(四)

    海棠社诗词讲座第五讲(金舟老师) 第四章对仗基础 对仗的概念 格律诗中的律诗正格要求颔...

  • 【咨询师教你释梦】第五讲 | 从感受体会梦的逻辑

    手把手系列,释梦第五讲 | 从感受体会梦的逻辑。 本系列为基础释梦教程,旨在科普宣传梦,不传谣不迷信,让更多人了解...

  • 18-1-23

    第五讲

  • 七日觉·梦

    第五日 忆亡梦 昨夜无梦,完全一觉天亮。 对死亡概念小时就停留在过年过节家中祭祀祭祖的香烛元宝里,死了的人才有资格...

  • 关于讲概念

    上周老师讲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讲概念方法。 在课后练习时我发现我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练习时不够严肃,容易笑场;教姿...

  • 【第四章、第五章】指数基金怎么选怎么投

    在看完第四章的时候还有点云里雾里,讲的概念太多,不是很分的清记得住。后来看到第五章,它很好地应用了第四章的这些概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五讲 梦的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sq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