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非草木皆有情

人非草木皆有情

作者: 鄂邑紫韵坊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16:06 被阅读0次
人非草木皆有情

转眼间,已在这人世虚度五十余载,其间经历了无数的风雨雪霜和男女老少。闲暇之余,总有不尽的过往人事涌上心头,令人不吐不快。但总苦于世事忙碌和文字拙劣,难以静心致远,表词达意。今遇清明,回乡探亲,眼见旧时乡亲渐逝,祭祖同宗面目渐疏,昔日情怀愈发浓烈,提笔忆述往事之心逾发急迫。因此只能暂以拙劣文字,污君耳目,惟图余之心安。

人非草木皆有情

在我的记忆深处,忆昔有曾祖父母旧照的印象,照片中的曾祖父相貌清瞿,正襟危坐,头戴圆形礼帽,身着长袍马褂,脚穿粗制布鞋,颇具儒商风雅。曾祖母相貌清秀靓丽,身材窈窕多姿,从其美丽娴静的相貌和端庄得体的衣着,不难看出其温婉的大家闺秀风范以及良好的家训。

人非草木皆有情

曾祖母娘家住在绛县南樊镇,该镇明清以来就有“晋南小北京”之称,“金襄陵银太平,数了曲沃数翼城,剩下绛县不出名,南樊赛过北京城。”这句民谣生动概括了这个晋南小镇的富裕程度。南樊镇位于三县交界,商业十分发达,是晋南主要的商品集散地,曾经富比县城。尽管现在已然衰落,但是从遗留下的文物和民居足见其当年的繁华。

人非草木皆有情

其中有石牌坊和碑楼,为清嘉庆年间奉旨为贾凝瑞继妻李氏修建;文昌塔为贾家所修,高三十余米,八角攒尖,每层都有门洞,内部可拾级而上。日本鬼子曾在曲沃县义门村发射炮弹三枚,塔身上留下了日军侵华的痕迹。镇内原有民居皆为仿京四合院,虽然简陋却也别具一格,可惜多已拆除。我小时曾经随大人到南樊镇上走亲戚,每每从石牌楼下经过,都会不由自主从内心生出敬畏之情,这大概是牌楼自身散发出的皇权的余威。

人非草木皆有情

曾祖母娘家是南樊镇上的范姓大户,范家的门楼为青石雕刻,进门要上三阶青石台阶。院子为四合楼院,屋顶半圆通瓦,室内摆设虽已陈旧,但仍能显示出原有的奢华。曾祖父与其兄多有生意往来,天长日久,范家看中了曾祖父的家世与人品,便有意成全二人,从此两家结为秦晋之好。

人非草木皆有情

范家有二子,老大名海水,老二名海潮。不知何故老大送与卢姓人家,在县医院当院长,老二在家务农。解放后范家划为地主成份,老大为自保与范家划清界限,致兄弟二人不和。改革开放后多年,两家才冰释前嫌。虽然是曾祖一辈的亲戚,但是范王两家几代人来往尤为密切,即使在京身居要职的伯父每次回乡,也必亲往探视,可见对曾祖母家的尊敬。

人非草木皆有情

相关文章

  • 人非草木皆有情

    转眼间,已在这人世虚度五十余载,其间经历了无数的风雨雪霜和男女老少。闲暇之余,总有不尽的过往人事涌上心头,令人不吐...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五

    玉莲出门向东,甩动着齐耳短发,一路小跑着向东边的山路上跑去。当年,这片山全是我曾祖父买的,南北绵延二十里,由山脚向...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七

    几个孩子下山后,各自回家,怀揣心事,沉默寡语。饭桌上边吃饭,边察言观色,直到晚饭结束,也没能等到大人们的谈话结果。...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八

    曾祖父精心打理商铺,生意日益兴隆,奠定了王家的百年基业,此后数年是大清国衰亡的时代,却是我们王家最为荣耀的时代,也...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三

    曾祖母陆续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文德、文胜、文成,家中也算人丁兴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少个女儿。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儿女...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二

    由于家谱遗失,曾祖父名讳已难忆起,只知道他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商人,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精明干练的智慧以及诚实本分的信...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九

    童养媳于现代人而言是个陌生的词汇,然而在古代却是普遍现象。我国的童养媳习俗自周朝始,至秦汉时期广为流行,最为兴盛的...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四

    润玉进得门来,他们六人正在有说有笑,呤诗作赋。只见玉兰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慢声细语地呤道:“兰之猗猗,扬扬其...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六

    突然间,大伙都好象忘了玉莲和文德的秘密,心思全放在了母亲的谈话上。玉兰和文胜站在桃树下,玉梅和文成站在杏梅树下,玉...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记得姥姥曾经教过我一首童谣:“小小子,坐门墩,坐在门墩想媳妇。媳妇在哪呢?在娘怀里吃奶呢!”这是民国时期晋南童养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非草木皆有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us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