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作者: 鄂邑紫韵坊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00:16 被阅读0次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记得姥姥曾经教过我一首童谣:“小小子,坐门墩,坐在门墩想媳妇。媳妇在哪呢?在娘怀里吃奶呢!”这是民国时期晋南童养媳现象的生动写照。祖母是七六年去世的,常听祖母唠叨为你们王家受苦受累七十年,可见当时应该五、六岁的年龄。此时是我们家光景最为兴旺的时期,所以祖母在生活上应该是有保障的,只是小小年纪就离开亲生父母,从心理和感情方面承受了较多的痛苦!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祖母虽然名义上是童养媳,其实是以明媒正娶的身份对待的。或许是两人从小在一起生活,耳鬓厮磨,过早地相知相识,反而失去了少男少女对异性应有的那份神秘感和诱惑力。民国初年,年轻的祖父母圆房成亲,他们只是从形式上完成了婚礼,却无法在精神上完美结合,能够做到的只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远没有热恋中少男少女的痴情与疯狂。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因为完婚后祖父仍与邻居青梅竹马的李家女孩保持着原有的暖味,这令年轻的祖母异常伤感,也成为祖父叛逆性格的诱因。身为长子的祖父和年龄相仿的童养媳,共同承担起家庭生活的责任,祖父出外打理家族生意,祖母在家操持家务。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有的事情似乎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按部就班,其实在这貌似平静的背后,却酝酿着家族的没落和祖父爱情的悲剧,从而演绎了祖父传奇的人生。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祖父传奇的人生命运和爱情悲剧与邻居女孩玉莲不无关系,她是我祖父心中最致命的情结。他们俩在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最初,年少的祖父一直认为只有自己能获得玉莲的爱情。因为他们门当户对,都是大家族的后裔。可正当他和玉莲初恋时,曾祖却遵照传统家规,让他和童养媳成亲,表面上他不敢违逆,内心却是极不情愿的。后来被迫与祖母成亲,他心中想的仍是玉莲,即使到了抗日战争和土地改革最艰难的时期,我祖父在心中呼唤得最多的名字,也还是玉莲。因为自玉莲之外,这个满是雄心的少年就再也没有真正追求过第二个女人。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祖父是王家长孙,他除了埋头打理家中生意外,也开始注重修饰自己的外表,梳头、刮脸、洒香水、穿绸衣,而且还喜欢骑着自行车满世界溜达,任何时候都保持着王家阔少的风度,希望能引起玉莲的注意。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相关文章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记得姥姥曾经教过我一首童谣:“小小子,坐门墩,坐在门墩想媳妇。媳妇在哪呢?在娘怀里吃奶呢!”这是民国时期晋南童养媳...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五

    玉莲出门向东,甩动着齐耳短发,一路小跑着向东边的山路上跑去。当年,这片山全是我曾祖父买的,南北绵延二十里,由山脚向...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七

    几个孩子下山后,各自回家,怀揣心事,沉默寡语。饭桌上边吃饭,边察言观色,直到晚饭结束,也没能等到大人们的谈话结果。...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八

    曾祖父精心打理商铺,生意日益兴隆,奠定了王家的百年基业,此后数年是大清国衰亡的时代,却是我们王家最为荣耀的时代,也...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九

    童养媳于现代人而言是个陌生的词汇,然而在古代却是普遍现象。我国的童养媳习俗自周朝始,至秦汉时期广为流行,最为兴盛的...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四

    润玉进得门来,他们六人正在有说有笑,呤诗作赋。只见玉兰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慢声细语地呤道:“兰之猗猗,扬扬其...

  • 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六

    突然间,大伙都好象忘了玉莲和文德的秘密,心思全放在了母亲的谈话上。玉兰和文胜站在桃树下,玉梅和文成站在杏梅树下,玉...

  • 人非草木皆有情

    转眼间,已在这人世虚度五十余载,其间经历了无数的风雨雪霜和男女老少。闲暇之余,总有不尽的过往人事涌上心头,令人不吐...

  • 皆有情

    古语云“人非草木皆有情”。 对于孟子的“人性本善”与荀子的“人性本恶”,我会更中意那句传之更广的“...

  • 小说连载《永不言弃》第48章 重在沟通

    人非草木贵有情, 团建之美重沟通。 众人拾柴火焰旺, 独木难撑大厦倾。 领导艺术有异同, 凝聚活力无议争。 兄弟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非草木皆有情之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wm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