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二十年前,身边有一位大学生,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哪怕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记得我的初中数学老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我们班是她毕业后带的第一届。如果她能和我同一届参加高考的话,以当时的录取比例,完全可以考入重点高校华东师范大学。
孩子承受不了过大的压力由于大学的扩招,竞争逐渐向低年级蔓延,现在到处可见为了幼升小,小升初而疲于奔命的家长们。然而,最苦的一定是孩子,他们疲于准备眼前的考试,却忘了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哪怕最终的答案是天天蜗居打电子游戏,也好,只怕这并非孩子内心真正所想。
孩子是父母最珍视的生命。可是,就在这两天,一篇哭诉孩子由于升学压力,导致重病的文章,在我的朋友圈内广为流传。文章讲述了一个由科研教授和及公务员长辈组成的家庭,三代知识分子,竟然让自己的孩子和工人阶级的孩子,在同一规则同一维度上“公平竞争”,一起参加某 小学的招生面试。我想,也许是家长们还陷在固化思维中的原因,产生如此不必要的焦虑在所难免。
打个比方,一个身价万亿的人去医院补牙,就该走VIP特需,就不该同二流子一起拼早起拼排队拼时间。
把孩子扔进这样的战场,去和二流子的孩子在同一跑到上竞争,实在浪费了自己的资源优势。二流子家庭只要咬咬牙,一样上得起和你孩子一样的补习班,交得起一样的培训费。
其实,我们既然能在简书写作,能独立鉴别简书里高品质思想的优劣,那你便已经超越了99%的中国人。你若活在一百年前文盲遍地的时代,你就是人们公认的知识分子,时代将因你而进步。反观当下,你在做什么?你承认这样一个低效的教育体制,并糊里糊涂地加入到大众的不知所以然的竞争中去。这不是从众,又是什么呢?
试卷答案是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孩子就学什么。你有没有想过,许多学校的语文老师,写作水平还不如你?是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陷入这场大流呢?难道说,你在担心孩子未来找不到老板养活自己么?既然不是,你又在担心什么呢?这就陷入了社会给人民下的局、下的套了,设计这个局的人可是在背后偷笑。皇帝的儿子们从不会去参加科举,也没见毛新宇和大家公平竞争,同理,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去迎合舍本逐末的竞争?
挣钱机器和学术泰斗可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前者需要宽广的视野,后者需要稳定的物质基础,否则只能是替人挣钱的机器。
公平而统一的竞争,是二流子家庭把中产家庭往下拽平的工具和口号,文中作为科学家和官员组成的家庭,竟然也中了小人的诡计?!
有一首诗:
“邪恶冷笑着说,应该这样;而善良不停地在问,为什么?”
——英国诗人托马斯哈代
科举作用的最初设计,其实不是为了培养和选拔人才,而是通过以考试为诱饵,硬是把人才变成上层所希望的你成为的人,既要有能为其所用的技能,又要限制你拥有推翻暴政的眼界和胆识。如此的制度下,哪怕有不满的人,也只是被科举筛选落榜的笨蛋罢了,怎敌得过靠朝廷为生的文武状元?
有那么多选择,何必随大流?最后给个解决参考方案:选择培养孩子一些短期无用但长期有用的技能。
毕竟二流子家庭在对孩子的长期投资上非常沉不住气,总希望他们早点打工赚钱养家还债结婚生小孩。结果就是,你的孩子成为了稀缺的人才。而二流子的孩子即便成绩很好,但由于是短期培养出的技能,更容易被取代,更没保障更不自由。这一点是利用好家庭资源优势的方法之一。
感谢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亲身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