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方法@农家小男人pdf
如何优雅地“绑架”他人的思想

如何优雅地“绑架”他人的思想

作者: 感怀昨天 | 来源:发表于2015-10-13 10:12 被阅读10841次

上面这张“父亲打伞图”很多人都不陌生,前一段时间在各大微博、社区和论坛火速蹿红,并由此引发了以“父爱如山”为主题的诸多赞赏和感动,在网络间飞快地蔓延开来。照片传递的信息与网友们的解读基本一致,左手事业,右手未来,肩膀上扛着风雨,父亲的爱沉稳厚重,却又温暖而不失柔情,怎么看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一般情况下,网络话题所挑起的兴奋感往往并不持久,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集体感慨一番完毕,大家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可是,没过多久有位高能博主又把这张图发了出来,不过这次是和另一张“母亲打伞图”并排放在一起(如下),同时配上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和女人带孩子的不同”。然后,就留下目瞪口呆的看官们各自在风中凌乱……

不得不承认,发博的这位仁兄想象力非常丰富,看问题的角度也很有趣。一个好男人“榜样”光辉四射的形象,居然瞬间被“颠覆”出些许负面的味道。两张图放在一起看,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简直毫无违和感!

而图片背后隐藏的潜台词才是真正的杀伤力:他提着公文包,我还拎着刚买的菜呢!下雨天,他让孩子自己背着书包踩水,就不能像我一样抱着吗?他的伞小,我的伞也不大吧?最关键的是,我把一切收拾妥当的同时,还能保持花枝招展的仪态,再看看他把自己都淋成什么鸟样了?

当然,博主发图的本意或许纯粹出于调侃,可是许多热心肠的网友们已经被撩拨得无法淡定了。有为略显狼狈的父亲鸣不平的,也有为母亲强大的气场点赞的,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更有脑洞大开者已经把话题引申到“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这个层次(母亲抱着的是个女孩)。

不过,也有少数冷静的观众提醒大家,你们想多了。就像相声里面说的那句--“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事实上,毫无关联的图片放在一起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喜欢捕风捉影,仅仅通过一些不完整的、不对称的信息,就按照一厢情愿的理解和推断,得出看似符合逻辑的结论,然后极力引导他人的思维,寻求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说好听点儿,可以叫做心理暗示,说难听了,那就是“绑架”他人的思想。

打伞图只是一个简单而又典型的例子,而我们的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思想“绑架”随处可见。

上学时,语文课会要求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作为综合考察阅读、归纳和表述等能力的一种手段,本是无可厚非。可问题在于,原本属于开放性质的主观题目,却被预先设定了唯一的标准答案,变成了一道不折不扣的客观题。说的直白一些就是,除非你是按照我既定的思路来理解这篇文章,否则其他任何想法都是不正确的。

还有那些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据说已经被“误传”了成百上千年。不管是爱迪生的“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还是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经过用心良苦的断章取义之后,已经完全扭曲了原来的本意。而这些变了味的名言,竟也陪伴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如果说过去的思想“绑架”形式过于简单粗暴,那么现在这个过程已经开始变得含蓄和优雅,以至于被“绑架”者往往由始至终都处于浑然不觉的状态。不会再有现成的观点强加于人,取而代之的是颇具指向性的信息,以及恰到好处的引导和提示,然后由看客们自己循着线索导出答案,然而,这答案恰恰是思想“绑架”者所希望呈现的。

我有个比较冷门的爱好——喜欢看评论。看门户网站重大新闻的评论,看大V名博下面的粉丝评论,看社区和论坛各路写手的评论。看的多了,也慢慢地学会了沉下心来,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去审视和分辨。

网络世界从来都不缺乏热点,一则突发新闻,一次争议事件,一个敏感话题,都能强烈地吸引我们的眼球,大到“李嘉诚撤资”,小到“扶老人被诬”,都可以成为良好的导火线。

在评论里,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声者,看他是如何罗列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素材,并刻意忽略或掩盖不利的线索,来凸显某种态度和立场,同时辅以适当的情绪渲染气氛,来争取更多的人加入其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也能看到许许多多的附和者,看他们如何作状思考,而后好似幡然醒悟,最终仍是走向发声者已经画好的路径,一如当年范伟寻寻觅觅、如获至宝般发现了赵本山的轮椅,并且毫不犹豫地坐了上去。

思想“绑架”与辩论有着相似的地方,但不同之处也非常明显,后者仿佛明枪,前者却似暗箭。但它又有别于简单意义上的洗脑,是因为“绑架”者需要具备更高级别的技术含量。所以,最令人无语的事情,莫过于围观的群众以为自己眼睛雪亮,实际上却是不明真相。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异常丰富,我们每日用于获取信息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当然,这和很多人浮躁的心态也不无关系,读新闻时往往只看标题和摘要,刷微博多数除了转发就是@,朋友圈更是无脑点赞or屏蔽。因此,对于身边所接触事物做出的判断,大多只源于最直观的表象、最感性的认知,以及当时所处的特定情绪状态。

喜欢这样一句话: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然而,我想说的是,当你拥有了思考的能力与权利时,请不要轻易地放弃它。

相关文章

  • 如何优雅地“绑架”他人的思想

    上面这张“父亲打伞图”很多人都不陌生,前一段时间在各大微博、社区和论坛火速蹿红,并由此引发了以“父爱如山”为主题的...

  • 如何优雅

    如何优雅?这是一个很流行,也很值得追问的问题。 如何优雅地读书?如何优雅地喝茶?如何优雅地跑步?如何优雅地追求女神...

  • 单身中的贵族和婚姻中的不幸者

    生活剧改编 自身需求,肉欲,他人的看法。道德绑架,催婚,思想独立。

  • 温柔地绑架思想01162019

    古语里有个词叫“心想事成”,也就是,你心里想什么,将来真的会发生什么。 如果你觉得压力有害健康,那压力真的会损害你...

  • 如何优雅地使用 KVO

    如何优雅地使用 KVO 如何优雅地使用 KVO

  • 被手机奴役的人

    世上最残忍的魔鬼莫过于诱骗和绑架他人思想的东西 突如其来的新...

  • 怎样优雅地说服他人

    虽说题目是优雅地说服他人,其实主要想讲的是如何赢,不仅是赢得争论,更要让别人遵循你的想法行事;其次给出有关争议话题...

  • 学习笔记(六)

    5. 如何优雅地求助 怎样优雅地向别人求助,如果被拒绝,该怎么办。 如何优雅地求助 “优雅地求助”和“乞讨式求助”...

  • 如何优雅地……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不少「优雅」系列的文章,比如「如何优雅地操作」「如何优雅地用餐」「优雅地表白」等等。 大多数是想问...

  • 如何优雅的拒绝他人

    #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1# 我比较倾向的拒绝方法是:拒绝的同时也尽量不得罪人。毕竟,如果有温和的方法存在...

网友评论

  • SharryChoo: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然而,我想说的是,当你拥有了思考的能力与权利时,请不要轻易地放弃它。🌹
  • d1a0d7593cd6:很正确的看待问题
  • ChenChen姑娘:我觉得父亲的做法应该是想说:我之所以没有抱起你,那是因为你的人生还是需要你自己来走,而作为爸爸,所能做的仅仅是为你遮风挡雨,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爸爸和任何人都替代不了!
  • 71934753676f:说得很好
  • 一个小小的傻冒: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 有你伴之则安:-“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 27cd4ca20703:很好……
  • 花猫鲤鱼:想不被绑架,就得认清事实真相。
  • cfc81df3b54d:赞作者 挺淋漓尽致的文章
  • 萧路:思考和权衡
  • 10a203939fe9:很不错。
  • 物是人是:哇喔,很不错的文章。
  • e8c26cbc7daa:有道理
  • 梦娜:要学会分辨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 莫回: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
  • 不知道取什么好:书读多了也不好,读书是思考和权衡事情,更是为了挣更多钱。为钱而读书。
    1734691ff825:@不知道取什么好 那么你就错了
    33cb8a8ff4cd:camera can lie. We have to
    get the source of the phenomenon .单一去看一件事情,得出结论往往是片面的,就像一直的枪杀事件,其实是是他们为自由民主所付出的代价
  • 2785fd13ecb1:什么鬼,男的那张明明是雨停了,小孩拉着伞玩=_=
  • 迷恋南城的猫:善。然而楼主说错了,喜欢看评论并不是冷门爱好。我一直赞成多读书,因为读书使人明智,也就是学会思考与权衡。这点不足与外人道也,因为懂,则懂。不懂,说破天也无用。
  • e70784315817:赞一个
  • 乌丫:赞一个 喜欢
  • 37cd544a197f:对于怎样带好孩子,男人女人各有不同,又因为男孩女孩,而又不同,怎么带,是父母的事,只要是走的正道,你们瞎bb个什么劲!
  • 0eb6f2b07c52:“利”字驱动啊,人们总是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向着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作行动,当被利冲昏头脑时,也放弃的思考的机会~
  • 7a8aae82d519:突然想说点什么,想起了平时在看新闻的时候,一条新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比如说,一女性开车出车祸,车上有两岁孩童,大多数人会一边倒的攻击这位女性,但是如果新闻报导标题是这样的,一女性出车祸,拼命护住两岁孩童,人们会感慨母爱的伟大,(以上只为证明观点,没有攻击性)很多野新闻,不带权威性质的新闻,很多都是根据新闻小编的主观判断去报导的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全方位的去报导,其实我想说的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被思想绑架,重要是我们能从这些新闻中看出什么,不要随意的去攻击一个人,或者是被新闻作者的偏向性思维,影响了我们自己的思维。
    感怀昨天:@我有我的故事 是的,不能听风就是雨。
  • 三川巨富:调侃一句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2f08bb7c48cb:兼容,宽容,大爱
  • 爱吃柚子的蚊子:感觉自己被应试教育的唯一标准答案给坑了。一张图 一件事 明明有多种解读的。只能多读书,培养多角度思考能力 慢慢来纠正了︶︿︶
  • monic:都想太多了吧,看图我只能感慨,男人有时候确实智商堪忧,哈哈
    monic:@无关紧要请勿打扰 而且你真的想多了,对于调侃的话语都这么激愤,我看真的是智商堪忧,哈哈,认真你就输了,
    monic:@无关紧要请勿打扰 是啊,你随便说,作为男人,你怎么说女人都可以,作为女人我怎么说男人都可以呀
    无关紧要请勿打扰:@monic1314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各有各爱的方式,为什么说男人有时候智商堪忧?女人为手机叉腿,为手机裸奔,那我是不是可以说女人有时节操也挺堪忧的?
  • 474fa222bc60:看图说话
  • c34:其实“绑架”一词也许不合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趋势,整个社会就有一个整体的思想趋势,形成了一股洪流,所谓发声者只不过提供了一条船,人们不愿屹立于洪流之中承受猛烈的冲击,便上了船,此时因为船行便看不清两岸的风景,只看清船上的事物。而上船并非强迫,只是人们自己选择放弃两岸的风景而已
  • 雪漫城:还有第三张图片,母亲抱孩子,父亲旁边打伞,自己淋湿了都不怕,已经升级了,就差个子女给年迈的父母打伞了,想火的赶紧抓紧时间啊。
  • 2c48da3a90ee:把自己的标准强加到别人身上,严于待人,宽于律己。这样的人自己生活在批判和戾气之中,人生是不幸的,宽容的看待他人。说到底,别人的事,别人有他自己的处事方式,关你屁事。现在社会上道德绑架的事每天都有,面对这样的事,也只能做自己想做的,不犯法,不损害他人利益,我没有义务去满足你的道德准则。
  • 308cd9082e0d: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这句话好
  • e8366796b5ad:既是盾,亦是矛
  • 22a490e990d5:被绑架其实就是认同,所以有时候是心甘情愿的被绑架。
  • 6b3df46b4a53:这种思维悖论,怎么解决?
  • 清岩轻语:点个赞,代表支持文字表达的方式,但是否思想绑架,不得而知
  • pang_girl:话说,两张图我都喜欢,都感觉父母的不易,个人认为思想被传染了,就像那流行感冒似的,
  • 749ed43a6f7e:首先保持了批判的态度,但经过理性分析发现作者是对的,这样就不算思想绑架。
  • 3ea17e323f62:最后一句真真的!
  • 0487564bf311:热闹场里,人向前,我后退,看文章就该保留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被别人的思想所"绑架"
  • e66ecc6cda15:正是因为思想还不够成熟,还没有所谓的思考能力,思想才会被绑架
    4103c08a04f6: @简爱简书 不要被简书绑架你的思想哦😊
    e66ecc6cda15:@4103c08a04f6 最起码的思考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判断力还是要有的。所以呀,我们多读简书吧😂
    4103c08a04f6:@简爱简书 生活中人们对新知识的苛求,看到便是,有多少是去认真思考的呢
  • 织田茄子:我在想当我们在这个评论区应声符合时是否也是一种被洗脑,我觉得思考很重要,有多方位的线索和观察角度也很重要,互联网因为文字传播的缺陷无法全方位了解事情的方方面面,容易因为人的惰性造成简单粗暴的价值判断
    织田茄子:@感怀昨天 谢谢分享,我去看看[微笑]
    感怀昨天:@Prome6 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是一本很好看的书,里面有关于互联网非常深入的探讨。
  • 7d24529e7aab:书读的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 b08a60c02e83:有思想有见地!
  • 83da1a74b9ca:这个游戏好难玩,我是不是也能同意你文章中的观点,要不就被你绑架了,哈哈,不过我同意你所说的,即使是真的被你绑架了,反正你又不能撕我票。非常喜欢这文章
  • dd1feaddeb67: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不论对错,只要那是自己经过认真思考权衡属于自己的就够了。
  • 727ccb27a677:我也被你绑架了
  • 愁雨斋:看看各热点新闻下的撕逼大战,就更觉得网络社会好可悲了。人们却常常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却在被指出后,很自然的归结于“啊,都是社会的问题”“怪政府咯”“嗯,是教育的问题”,总之不思己过
  • a28919d22ea4:思想独立,人格独立,对于中国人好像有点难
  • 一一无痕:赞👍
  • 1aecfaf9042f:最后一句话出自陈二狗
  • 2bc9f8d937e0:对头,
  • 青衫抚袖:有思想。
  • 星星没了:很平和有力的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个人觉得非常好!☺
  • a854daa8c2c1:想法,源于立场。当事件符合了对自身内心深处的善恶评判标准时,你就会不自觉地带上不同的眼镜。上善若水,夫不争也。不去想事情的好坏,单从事件本身去看问题,用不同的前后左右多角度看问题,才能看到真正的事件,而不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感怀昨天:@黄鹤楼 如果我们无法抵达真相,就应该尽可能地去接近它。
  • 18680a56914f:说起来我好像也差点被片面之词当真了,说实话,现在的人已经没了理性,看问题只会跟风,不会独立思考了
  • 渡边三: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嗯 是这样的
  • 洛草为王:有自己的想法,就不会轻易被绑架。

本文标题:如何优雅地“绑架”他人的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zg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