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灵遁者国学智慧
吕氏春秋正传:第4篇,去私,去私之道

吕氏春秋正传:第4篇,去私,去私之道

作者: 吕氏春秋正传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6:29 被阅读16次

吕氏春秋正传:一把手的战略智慧、战略思维的大百科全书(内圣外王的系统理念)

作者:智略士作,吕不韦辑;杨公顺注疏


全书足本内容共161篇,具体包括《十二纪》(60篇)、《八览》(64篇)、《六论》(36篇)、《序意》(1篇)。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阅读1部分内容:十二纪,其包括:愿景架构,八大智慧,和十二月令。


吕氏春秋正传:第4篇,去私

——去私之道:在自身利益上,去己之私而为公

核心价值观之一


摘要: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

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原文】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雠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雠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钜子腹䵍,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䵍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䵍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相关文章

  • 吕氏春秋正传:第4篇,去私,去私之道

    吕氏春秋正传:一把手的战略智慧、战略思维的大百科全书(内圣外王的系统理念) 作者:智略士作,吕不韦辑;杨公顺注疏 ...

  • 吕氏春秋.孟春纪 .去私

    【原文】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2)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3)长焉。 ...

  • 去私

    私化万千"我", 名利情执着。 修心断欲灭, 无"我"才是我。

  • 去私

    本章和上篇贵公讲的是一个道理,即不能因为自私而损公。应该说去私是贵公的前提,做不到去私,又谈何贵公呢。

  • 忍者物语:起源与消亡

    忍所私以行大义。——《吕氏春秋·去私》 春之章 萌芽 忍者最早被称作“志能便”(在日语里“忍”是“志能”的谐音字)...

  • 成语故事:【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大公无私,出自《吕氏春秋·去私》:“孔子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

  • 炼去己私

    玄关一窍,可以从身体结构和身心状态两个方面,加以说明身体结构这方面而言玄关一窍在:脐下丹田离肉一寸三分之间 问题实...

  • 九型诸子:法家∩墨家=坚强的人∪裁判员

    九型诸子:法家∩墨家=坚强的人∪裁判员 文/似或存《九型诸子》 《吕氏春秋·去私》所记载的墨家巨子严格执法,将自己...

  • 2019年06月28日 新起点 新开始

    2019年06月28日星期五晴 读经内容:去私《吕氏春秋》 今日记事: 1.新起点 新开始 今天雅琪妈娜娜在频道里...

  • 2019年06月30日 书法工作室一位妈妈走进育

    2019年06月30日星期日 晴 读经内容:去私《吕氏春秋》 生活点滴: 1.今天早上在频道里进行的是知心话语栏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氏春秋正传:第4篇,去私,去私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yf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