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还乡手记”非虚构故事大赛杂文随笔精选录
#还乡手记# 回不去的儿时故乡,永远的年味道

#还乡手记# 回不去的儿时故乡,永远的年味道

作者: 海麻雀 | 来源:发表于2018-02-18 10:20 被阅读424次
    #还乡手记# 回不去的儿时故乡,永远的年味道

    胶东半岛的小城威海,是我的故乡。即使每年只回去一两次,仍是此心安处。每年春节回家,我都像一个从时光机器里归来的旅人,只能在它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虔诚的捡拾起一星半点的旧影子,来安慰游子的心。幸运的是时间有时很仁慈,会为我们留下重温儿时记忆的东西。

    “喂,妈,我们已经到大水泊机场了,放心吧,马上回家。” 刚下飞机,我赶紧给母亲打电话,报告行踪。今年七十一岁的母亲,我们回家的前一天晚上,会担心的睡不着觉。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俺闺女回来喽,我现在就去下饺子。” 其实胶东风俗,“上车饺子,下车面”。可是每次回家的第一顿饭,母亲会坚持包饺子,在她看来,饺子意味着团圆,在外的孩子回来了,一家人就能团团圆圆的过年了。

    一盘大白菜猪肉饺子,一碟子巧媳妇老陈醋,一瓣自家种的紫皮蒜,一大家子男女老少,一年的奔波劳累,都在这热气腾腾的饺子里,变成了笑语盈盈,化做浓浓的年味道。

    然后,春节假期以拜年走亲戚和吃为主题,佐以家族老故事回顾,掺杂各人生活工作汇报,偶尔出门看景闲逛,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开始了。

    民以食为天。经历过饥饿年代的老辈人,对待土地和食物敬畏又珍惜。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聊天,母亲端出了秋天自己晒的无花果干(威海是著名的无花果产地)。每一颗无花果都来自自家果树,深秋时节母亲用心挑选大而饱满的果实,大锅柴火蒸熟,再放到太阳下晾晒,最后小心的收藏在阴凉处,静待时间的作用。春节时候,无花果干已挂上糖霜,柔软甘甜,时间和爱方成就美味。

    #还乡手记# 回不去的儿时故乡,永远的年味道

    自家饭桌上,全家总结回顾了这一年的家族大事。今年家族里的“勤”字辈,新添了一个男孩,丁财两旺,始终是老辈人的期待。姥家表姐的闺女,考上了研究生,这是整个家族的荣耀。受孔孟之道影响,胶东人对读书人的尊重和推崇,自古就有。今年七十一岁的母亲,去年学会了开电动车,能和老姐妹们一起去赶海,是她的朋友圈里第一个会开电动车的人。现在,她正在认真的学习使用微信,以后要跟我们视频聊天。活到老,学到老。父亲去世以后,思想开明,独立坚强的母亲,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

    母亲有三个哥哥,最大的哥哥今年八十三岁,住在青岛,母亲决定大年初四去青岛看望他,姐姐姐夫开车送她去。大舅得知消息十分激动,特意打电话给母亲,想吃家里柴火大锅蒸出来的大饽饽(胶东方言,馒头),还要家里山地的地瓜。挂了电话,母亲沉默了一会说,其实你大舅是想老家了。老一辈中国人的情感,内敛又深沉,如同厚德载物的大地。这锅馒头,母亲做的格外用心。

    #还乡手记# 回不去的儿时故乡,永远的年味道

    我的三个老舅舅,常夸母亲做饭的手艺,虽然舅妈们做的饭菜也很好吃。春节去三舅舅家拜年,他年轻时走南闯北,为人爽朗又豁达,陪他聊天,也是一大乐事。他说出外的时候,吃了很多地方的饭菜,不知道怎么的,觉得都赶不上自己家的炒大白菜,柴火锅的大饽饽当意(胶东方言,合心意的意思)。一回到家,看着爹妈在家,心里就满满腾腾的,有老才有家。这些姊妹里你妈做的菜,口味最像你姥姥,我喜欢吃你妈做的饭菜。

    这些老人老话,听着很亲切,也很感动。姥姥已经去世了近二十年,可她做菜的味道,至今还在儿女们的记忆里。母亲传承了姥姥的做饭手艺和味道,她用这样的方式,保存了想念。

    父亲的哥哥是老党员,今年七十九岁,当了一辈子农业技术员,至今还在指导水果生产,老当益壮。每年去大爷家拜年,他都会讲现在家乡的新变化。今年我被科普了无花果产业,无花果育苗基地,采摘园,无花果烘干工厂,顺丰无花果次日达。还有滨海新城的新水库和大学城。村里将来也要村改居,新社区楼已经规划好了,没准下次再回来,村里的平房就没有了。

    母亲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而这住了一辈子的草窝,也要变了。但终究期待喜悦比不舍多。我真希望这样的变化越来越多,虽然这样的故乡会离儿时记忆越来越远。儿时记忆里的海草房,石头墙,现在还可以找到几处,但是不远的将来,就只能留存在照片里了。这是古老的海草房,曾经是最好的房子,海草混合麦秸泥土,厚厚的苫盖在屋顶,冬暖夏凉。但是背景里八车道的柏油马路,已经是新时代的元素。

    #还乡手记# 回不去的儿时故乡,永远的年味道

    今年春节的饭桌,也有很大的变化。胶东人热情好客,极其讲究酒桌上的规矩。若客至,大醉而归,则宾主尽欢,主人感觉面上有光,客人认为主人殷勤好客。但是今年的饭桌上,主人不再劝酒,杏仁露和果汁成了主流,所有人高高兴兴,聊的不亦乐乎。大家都开车出行,也讲究身体健康,这样的主随客便,也是不小的时代进步。

    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就是按老规矩一起上山,祭拜先人。朴素的人们代代相传,游子归家,必定去埋葬先人的大山,上香祭拜。这提醒我们牢记自己的来处,血脉相连的根。刚下过一场大雪,群山银装素裹,大片麦田在白雪下沉睡。“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明年又是一个好年景。我们的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收获,老去以后,就在大山上,守着这片土地,看着它日新月异的变化。

    #还乡手记# 回不去的儿时故乡,永远的年味道

    过年啦,大红灯笼挂起来,大红福字贴起来,苍茫大地的一个小角落,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着家的味道,年的味道,爱的味道。中国年是故乡的海草房,也是新规划的居民社区;中国年是母亲的大白菜饺子,也是她不断学习的微信;中国年是忆苦思甜的老故事,也是共同期盼的好年景。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又一个除夕团圆,又一回瑞雪丰年,又一次春暖人间。

    #还乡手记# 回不去的儿时故乡,永远的年味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还乡手记# 回不去的儿时故乡,永远的年味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bp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