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诗玲的《鸦片战争》刚刚开始阅读,有意思的是顺着她的叙述却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算是另外一种解读和补充。
在中文历史叙述中,鸦片战争是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开端,当然这个开端相当的不愉快。而且在中文历史叙述中,“鸦片”乃是万恶之源。似乎若是没有了鸦片,这场战争或许就没有那么大的历史意义。
当我们现在试图通过多种角度和多种方式叙述和阐释我们对于“鸦片战争”的认识。这种认识似乎正逐步地在增加“鸦片战争”作为一个历史名词的内涵。而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本身而言,却有点偏离真实。
“鸦片战争”发生在中国南方的一个角落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已经有其他小规模的冲突发生了,比较有名是清帝国与英国发生的局部冲突战争是“穿鼻海战”。而穿鼻海战的旧战场到今日已经演变成为香港弥敦道中的一部分了。在阅读《BBC世界史》中曾提到这样一句话:“作为身处北京的中国帝王们,绝对想不到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发端不是来自哪里,而是来自英国的伯明翰和曼彻斯特”。这样的语句在《BBC世界史》中可以找到许多,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所作的种种事迹就可以看到,若不是这样的提醒,我们绝对想不到印度次大陆与古希腊文明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最开始,不过是亚历山大大帝忍不住的野心。
当然这样的联想也只能发生在现代的历史学研究中,我们借助历史资料才能将历史断点之间的可能存在的联系连接起来,这种恍然大悟的时刻其实并不多。
我注意在蓝诗玲的《鸦片战争》中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检讨中,有一个基础的事实是,在清帝国与英帝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差额。对于清帝国而言是“贸易顺差”,对于英帝国而言是“贸易逆差”。用更为简单的话语来讲,就是存在“贸易不平等交易”。在白银、鸦片、茶叶、丝绸这些大宗交易的物品中,东印度公司采用“鸦片”作为平衡贸易的中介物,但在其背后是白银的流动性。对于清帝国内部而言,白银的流动性明显偏弱。而英帝国所获取的白银则已经纳入了一套覆盖全球的贸易网。而因贸易的不等对造成的“冷战”(此冷战不同于铁幕时期的概念)势必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上会上升到兵戎相见的”热战“。所以从“鸦片战争”之后所签署的“不平等条约”来看,其条约中大部分内容还是在于要求清帝国“开放市场”。如果细读这些“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话,我想除了所谓“割地赔款”的条款之外,有关贸易对等的条约内容才是我们要重新认识的地方。而中文历史叙述中,“割地赔款”成为了这些条约最大体现和聚焦点。
由此再进一步的联想,如果上推到明末清初之时,我们是无法彻底明白明帝国何以被区区十几万外族人迅速征服。明帝国的孱弱表现与我们在学习中文历史中有关明帝国的表现极不相符合。在明帝国的衰亡史中我们更多会探讨帝王家事中的一代不如一代。但是明帝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系统和干练的官僚集团,比较还处于草莽时期的努尔哈赤而言,这个强大的政府官僚体系再不济,都不会弱小到不堪一击。否则在南明史中实施有组织的抵抗不会持续数十年。唯一可能解释的是:明帝国的官僚集团彻底失灵了。
朱元璋苦心经营的明帝国,在建鼎之初就建立了防范了一切能导致帝国失败的体系。而这个帝国却一路下滑下去。在《BBC世界史》中曾提出两种外部因素,这两种因素在中文历史叙述中非常少出现。这一点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在面对历史时,我们少关注了什么!
明帝国的奔溃多半来自李自成的起义所带来的侵蚀,而李自成的起义来源自持续的饥荒。在《BBC世界史》中提到现代气候研究的影响,明帝国时期正好处于一段地球气候异常时期-----“小冰河时期”。而这种气候异常时期不会只是几年的问题,而是持续数十年,且覆盖的地域相当广泛。气候异常造成的直接原因就是农业歉收,粮食减产。而这会导致出现流民。大规模的流民,相当于在帝国土地上流动的军队。而流民所到之处,会造成更多的流民出现。当没有饭吃时,不造反还做什么呢?
如果持续的农业歉收得不到外援,那么再好的官僚集团也会面临无米下炊的困境。而政府采办米粮需要银钱-----大量的银钱。很不幸,明帝国将所有的坏消息都遇到了。在明帝国的对外贸易中,明帝国其实是最大的贸易受益方。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带着大量的银钱来到中国沿海进行交易,这种对中国而言的”贸易顺差“在很长的时间里,也同样让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头痛。但明帝国万万没有预料的到是-----葡萄牙人在南美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银矿。每一次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会带着大量的银钱,满载货物而去。对于明帝国而言,库房中的银钱确实有点多了。那么银钱就会出现剧烈的贬值。原本可以买一石米的银钱可能只买半石了。可要吃饭的人却一点都没有少。
至此,这些看上去毫无联系的事情,逐步被我采用这样的方式串联起来。这其中不能忽略和省略的一点是,任何事的发生都依赖时间的长度。我们阅读历史更多的是在结果中寻找结果,而阅读历史的想象力则帮助我们将不同的结果联系在一起,串成我们想知道的那部分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