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意大利群众高呼“为了自由不戴口罩”,我的心头不由得为之一颤:这是一个多么热爱自由的国度啊!为了自由,连命都不要啦?
犹记得两年前到荷兰旅游,除了被独特的城市风貌所吸引之外,还看到一群哈雷摩托的队伍,不顾满大街密密麻麻行人的安危,在路上呼啸而过。那时,我都吓到了,难道他们为了自己的一时痛快和自由,就可以枉顾别人的安危吗?我不仅嗅到了自由的气息,还闻到了极其危险的味道。

自由之于安危,后者真的就不重要了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首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倘若根据这首诗的描述,生命和爱情,在自由面前都是可以随时牺牲掉的东西,那对于天生崇尚自由的人们来说,看待自由确实比命还重要。

可是,对任何文学作品的阐释,一旦离开了创作背景,就极其容易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我们在读这首《自由与爱情》时,往往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作者裴多菲在25岁那年,领导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后来演变成为伟大的爱国战争。在与沙皇军队协助的奥国统治者的战斗中,裴多菲以诗歌为武器,手持战刀和羽毛笔,驰骋于战场。
所以看看啊朋友们,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是在追求“国之大义”的自由啊!
再回头看看意大利部分民众口中所说的“自由”,那只是自私的、不顾旁人的、不顾国家存亡的肆意妄为。且看那名上了微博热搜的意大利议员,在去过三个疫区后,为了身边所有人的“生命自由”,自觉戴起了口罩,却要被当众嘲讽?难怪他会怒摔话筒啊,这一摔,不知道有没有摔醒了意大利民众的心呢?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人民,为了能够早日取得抗疫胜利,都自发自觉地紧跟国家的号召,乖乖地戴口罩、居家隔离;我们的医护人员,冒着被传染的风险,牺牲了自己的自由,拼命防守在抗疫最前线;我们的人民警察,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自由,不辞辛苦地镇守着各个交通关卡……还有千千万万的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才迎来了我们今天疫情得以控制的局面。

可笑的是,我们国家常年被西方国家诟病民权和自由的问题,现在请他们睁大双眼看看吧,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风暴中,我们国家的人民都懂得暂时牺牲个人的小小自由,来换取全国胜利这“国之大义”的自由!
这跟裴多菲为了国家存亡所追求的自由简直如出一辙,这是多么宝贵的品质和高尚的行为啊!
我们都深深地懂得,什么是“唇寒齿亡”,国家是个人赖以生存的命运共同体,我们都有义务去热爱它、维护它,我们都有义务为了国家的存亡贡献个人的一份力量。
只有团结,才是打开终极自由大门的那把金灿灿的钥匙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