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作者: 一身书生气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4:11 被阅读6次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原创: 宇保贵  宇保贵  9月25日

    学习重点:对文章写景语句的赏析;对作者复杂心境的理解

    学习难点:对作者微妙心情的把握和感悟

    学习步骤:

    一、 导入解题

    有这样一个人,你们猜猜他是谁?

    他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散文、诗词、书画无一不精;

    他频遭贬谪,一生辗转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能泰然处之;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见识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他的词开豪放派新风;

    他的书、画为“宋四家”之首;

    他对弟弟说:“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 代表了宋代的最高成就,与父兄同列“唐宋八大家”。

    他就是----苏轼,一个中国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一个名字!

    二、 初识课文

    (一)学生示读,读准字音和句读,教师检查订正。

    念  /无 与 乐 者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但 少/ 闲 人,如 /吾 两 人 者 /耳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水 中/ 藻 荇/交 横,盖 /竹 柏 影 也

    (二)自己根据文下注释翻译文中语句。

    (三)出示投影,完成课堂检测。

    1. 解释下面加横线字词的含义

    l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  (  ) (  )

    l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                      (  )  (  ) (  )

    l 相与步于中庭。                                (  )  (  ) (  )

    l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  (  ) (  )

    l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  ) (  )

    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l 念无与乐者

    l 庭下如积水空明

    l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l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l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3. 想一想:两个人当时的心情如何?说出依据。

    三、解读写景,体会感情。

    (一)赏析写景文字。

    1.你能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吗 ? 你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吗?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如水

    2.赏析:

    (1)、“如”能否去掉,为什么?

    反复诵读几遍之后,问题答案自然就明朗了:原句是比喻句,而改后不但没了比喻,而且改变了文意,自然就不行了。

    (2)、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倒装成“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反复朗读体会,有什么不同?

    原句有先沉浸陶醉在美景中,后恍然大悟的感觉。而改后意境皆无。

    (3)、在“水中藻荇交横”的重于后面加上四个短句,“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莺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笑语阵阵。”这样好不好?

    在“静”与“闹”的碰撞中,学生很快便能把握到原句的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特点。本文是想表达自己和友人心止如水的感觉,不适合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动衬静的写法。

    (4)、你能否在心中用想像把它画下来,并且用三、五句话进行描绘?(重点指导)

    (二) 体会作者心境

    1.你能找出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吗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作者为何自称“闲人”,你怎么理解 “闲人”的含义?

    教师补充:

    王安石变法开始推行,但积弊颇多,祸及百姓。苏轼的诗中便多有讽喻。他的政敌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审讯一百多天,妄图把苏轼置于死地。时居高官的众朋友替他上疏求情,再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章,又有生病的太后为他说情,最后只定了苏轼 "讥讽政事"之罪。 判他流放黄州。苏轼被贬黄州,名为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无俸薪,租种50亩荒地为生。

    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已近四年,非但没有悲天悯人,反而乐观,旷达。常“自放于山水之间”, “一蓑烟雨任平生”。赏明月,观竹柏,自得其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一些隐隐约约的失落与伤感。

    四、 课堂探究:

    比较《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和《记承天寺说假夜游》中苏轼两人心境的异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补充:

    1.相同之处:

    “天是天涯沦落人”都是被贬远谪;都托物言志,景中寓情,抒写着自己的切身感受。

    2.不同之处:

    《小石潭记》中,文章最后写到潭上的气氛,借景抒情,抒写了作者悄怆悲凉的心绪。文章的结尾处,就以“其境过清”收尾,透出一股清冷凄凉。而《记承天寺夜游》中如水的月色,静谧的庭院则使更使人平静而豁达。

    3. 原因探究:中国特有的“贬谪文化”与文人心态。

    中国文人太多这种遭遇,怀才不遇,抱负难施,惟有借文学抒写出来,柳宗元是一位,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还了解其它人吗?

    (陶渊明、李白、杜甫、刘禹锡、欧阳修、韩愈、陆游、辛弃疾、范仲淹)

    似乎这是文人的通病,自古得意者少,失意者多。而且似乎没有这种境遇善始善终的文人几乎没有,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内心的苦闷用文字来表达出来。因此,有人戏称中华文化尽为“贬官文化”。

    这种现象固然可以归结为统治者对人才的埋没或压制,同时也可能与文人书生气有关。他们总是把现实理想化。用对待理想的目光来对待现实,而不能用更高层次的眼光看问题。真正能走出这个怪圈,用一种超乎其上的目光审视问题的的文人并不多。

    苏轼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的挫折一点也不比别人少,但道与佛学对他思想影响却极深,使他总能以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与风雨,用微笑来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与挫折,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一蓑风雨任平生”――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人生境啊!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的坎坷与风雨太多了,如果没有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是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我们一定要向苏轼学习,积极进取,乐观对待人生,让他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良师益友!

    苏轼是历代文人心中偶像级的人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苏轼人生的解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命题,好在有人已经开始做这件事,林语堂曾写过《苏东坡传》。当代散文大家余秋雨也写过历史散文《苏东坡突围》,具体分析了苏东坡在黄州思想情感的升华,大家如有时间可以领略一下他的风采。下课!

    【教学反思】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果从课标的要求看,作为一篇普通的文言短文处理即可。可是,作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与浸染,苏轼是学生必须要领略的一座文化高峰。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要想读懂并从心里认同苏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最起码应该对苏轼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有所感受。当然,教师应因势利导,把握尺度。把立足点放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上,这样才不至于舍本逐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hh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