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战国策之策

战国策之策

作者: 小铭同学喵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22:37 被阅读0次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秦国派樗里疾访西周,西周君主率领百人仪仗队相迎,仪式非常隆重。此事传到楚王耳里,楚王斥责周君不应该如此重视秦国使者。

周国的游腾就出面对楚王说:以前,智伯想要讨伐仇由,就借口要赠送一口大钟给仇由,为了运输这口大钟便借机修了一条大路,不曾料想最终智伯借这条大路进军消灭了仇由。

齐恒公攻打蔡国的时候,表面上声称是去借道攻打楚国,实际上却是讨伐蔡国。这二者都是因为没有防备的缘故才遭受了灭顶之灾。

同样,秦国派樗里疾率领100辆战车赖到西周的时候,周君非常害怕,于是心里以仇由和蔡国的案例为戒,在接待时安排了同等数量的

《周文君免工师籍》

周文君免去工师籍后,改用吕仓为相国,国内不满的声音颇大,周文君为此感到十分忧虑。

这时,吕仓的说客对周文君说:国家做的每一件事情必然是有毁谤也有赞美,忠臣把诽谤都加在自己身上,而把赞美都归于君主。

宋国的君主强占百姓耕作的时间来修建自己的宫殿,从而遭到非议,这主要是没有忠诚代他受过,后来代他受过的大臣子罕辞去相位,人么就非议子罕而赞美宋君。

在齐恒公的宫中,有7个市场700家妓院,齐国人都斥责他,于是齐国相国管仲就故意在自己家里筑台,目的就是为了齐恒公掩饰过错。

《春秋》一书记载了臣子杀死君主的事情可以百数计,他们可都是很受赞誉的大臣。可见,重臣享有盛誉,并非国家之福。

周文君于是没有免去吕仓的相国之位。

启发就是:同一个事情,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方式。

既然一个事情本身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那么反过来思考,其实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对申请的目的进行不同的解读。

作为职场新手申请政策的时候,往往说客户/市场要求这样,如果批准就可以促成合作,否则公司就会痛失此次合作。

一味要政策支持,这是新手经常犯的毛病。

错的地方在于:你看到的格局不够大,没有考虑公司目前的发展战略重点是什么,公司的大盘政策如何,客户的需求是否无理。

如果你坐在领导层的位置后就会同样面临一个问题,管理着一个小组的时候,需要权衡整个小组的政策平衡;管理着一个片区的时候,需要权衡整个片区的政策平衡;管理全国的时候需要权衡全国的政策平衡。

所以,政策要得越多,需要审批到的级别越高,你就需要为更好层级的领导想好批示认同你的政策的理由。

相关文章

  • 职场中的《战国策》(3)—东周国与西周国

    职场中的《战国策》(2)-颜率守九鼎 《战国策》分12策,前两策分别为《东周策》、《西周策》。初读《战国策》的人很...

  • 战国策之策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秦国派樗里疾访西周,西周君主率领百人仪仗队相迎,仪式非常隆重。此事传到楚王耳里,楚王斥...

  • 国士无双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战国策·赵策 壹 1910年秋末, 宣统二年...

  • 反思︱“远交近攻”其实是一种生存必然!

    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范睢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发生的时代就是《资治通鉴》开篇三家分晋时发...

  • (书评)知己为何,知己难得 ——《战国策》书评其二

    《战国策 赵策一》中写道:士为知己者死。何谓知己,值得为之而死?如此知己要以生命报之,则必不多。何其难得!世上人有...

  • 成语典故|危如累卵

    成语释义: 形容危急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君之立于天下,危如累卵。”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

  • 远交近攻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基本解释】[先和距...

  • 743丨布衣之怒

    读《战国策·魏策四》中““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提到”天子之怒”和“布衣之怒”。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

  • 【原创】历史上的流行色:那些一时流行白色的朝代与事件

    作者:史遇春 白色是凶服的颜色,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所谓凶服,就是丧服,孝衣。 白为凶服之色,先看《战国策·魏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国策之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iq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