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运河悠悠 千载不朽

运河悠悠 千载不朽

作者: 沃文 | 来源:发表于2024-09-11 07:22 被阅读0次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十周年的今天,南京图书馆与现代快报联袂发起“沿着运河读中国”系列主题活动,邀请运河沿线公共图书馆联合举办这次活动。

    沿着运河读中国,运河悠悠挽云龙。昨天下午两点,市博物馆乾隆行宫,省台记者直播《水韵江苏 文化走读》活动准时开始,主讲嘉宾于克南老师带领线上线下朋友,移步换景,探访乾隆行宫、云龙山、放鹤亭等名胜古迹,详细讲解了徐州四条运河和漕运历史,我们一边走一边听,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古代没有飞机、火车的情况下,最便捷、最高效的交通运输方式就是水运。作为古代超级水利交通工程漕运,大运河在千年岁月中,一直承担着沟通南北人员、物质运输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功能。

    由于工业时代发展,社会主流运输方式发生变化,内陆水运呈现下滑趋势。1901年清政府宣告停止漕运,千年漕运史,戛然而止,让大运河瞬间陷入低潮期。如今的大运河虽然不再是南北交通的主流大动脉,但并不说明它只剩下文化遗产功能,现在货运中仍然发挥水运功能,在大宗物流运输中仍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2年,“京杭大运河”被纳入“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2022年,大运河实现100多年来的首次全线水流贯通,为全线复航创造条件。如今的大运河,全线通航里程为1442公里,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公里,而我们江苏段就有687公里,占据78%。由此可见,大运河江苏段是全线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发挥最好的优势区段。

    如今的大运河如同漕运年间的盛景一样,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而我们苏北徐州运河是国家北煤南运和南水北调的黄金水道,大宗建材、生产资料等物质运输,物流在此仍是主要运输通道。

    于克南老师在乾隆行宫详细讲解了乾隆五次南巡阅河,其中四次通过京杭大运河来到徐州,视察黄河水患问题,还在徐州考察民情,登览云龙山,留下许多诗文遗迹。无论从隋唐、宋、元、明、清,古代的大运河都是最重要的漕运通道,大运河涉及漕粮征收、运河河道、水工设施、仓储设备、运输船只、漕运管理机构等,有着非常复杂的漕运系统,发挥着重要的水运作用。

    我们知道,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成中国绝大多数自然河流从西向东流淌,最终进入太平洋。从而造成中国的平原集中在东部,西部则以山地为主。东西走向的长江、黄河、淮河等自然大河造成了南北阻隔甚至分离,几乎以秦岭--淮河--长江区域为届,中国存在着经济重心不断南移,而政治中心又必须在北方的“二元空间结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所导致的自然大河彼此分离所形成的多元文化板块进行联通和整合,否则,南方与北方之分离、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之分离、陆上丝路、草原丝路与海上丝路之间的分离就无法得以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土地上唯一的南北贯通并且是联通所有东西走向的自然河流的大运河,是一个人工重建的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巨型水系流域和水运联网系统,是一种“天人合一”最好智慧工程和文明运动。

    大运河,作为人工河流,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1000多年来发挥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它借助于数以千计的自然河流、湖泊、海上运道的优势,构成四通八达的水上运输系统,支撑着一个大国的物流体系。沿着水运道路,还有陆上驿道的修建,使之形成水陆相辅相成的行水供水系统与交通系统,使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拥有了水陆皆备的交通命脉,使大运河沿线区域在隋唐时代至明清时代长达1000多年里成为中华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

    运河悠悠,千载不朽。因运而兴,因运而盛。江苏是大运河的生长“原点”,塑造了江苏地理中轴线,南北纵贯700公里,我们徐州运河段是大运河最为鲜活、精华的一段,我们有责任守护好、传承好这一段,让大运河与运河沿岸城市共荣共生,相依相偎,共同演绎美好水韵江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运河悠悠 千载不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nu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