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一个人待着。”
你在说,他在说,人人都在这么说。
一个人待着多自由啊,做什么,想什么,不用看他人脸色。
一个人待着多安静啊,专注地做我喜欢的事情,不会受人打扰。
人群里多寂寞啊,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
“没有朋友多孤独啊!”李诞说,“有了也一样。”
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身份和环境随之变换,我的朋友越来越少,开始独来独往。
我把这样的变化视为寻常,以为这是人生必经之路,不管是从学生变成打工人,还是从单身到结婚成家,身边的朋友本来就会随着各自走不同的路而渐行渐远,这一点再正常不过。
另外,科技的进步是让人完全可以不出门的客观条件,外卖和快递能解决生存所需,聊天追剧打游戏也能满足精神需要。
然而我却不是被动地走到这一步,相反,我是下意识主动选择自我孤立,不与他人交往。
看了不少关于“孤独”这一话题的书籍,哲学家和作家都有深刻思考这一人生无可避免的问题,并且通过作品表达出来他们的感受和观点,从那些智慧的文字中,我原本模糊的认识开始逐渐清晰。
很多哲学家说的“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岛上书店》里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周国平说的“独处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叔本华说的“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瓦尔登湖》里的“上帝会明白你并不需要社会。”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说的“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得孤独不好的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还有网上不知谁说的“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种种关于孤独的言论,都在让我的认知走进一条死胡同,一言以蔽之:孤独是很好的,一个人是很舒服的,我不需要任何人。
诚然有一段时期,我向往一个人,享受一个人,行走在绿叶田野之间,遨游于书籍文字之中,真正感受过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似乎说任何事情无可避免要用到转折词,对于看似万般好的孤独,依然要说“但是”。
高中的政治课本里面说了嘛: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一个人很好,但是,有的时候也很糟,很煎熬。
“宅”这个从名词变成的动词和形容词,如今成为千千万万都市青年身上的标志:
放假就想家里蹲,微信步数个位数,家人许久不联系,娱乐主要靠手机。一个人在家睡到大下午,玩玩手机,点个外卖刷个剧,一天也就过去了。
我一度自认为自己不同,除了一个人吃饭睡觉,一个人看病打针,也一个人看书写作练字,偶尔独自去大自然散散步,我以为我独处时的精神世界一直很充实,所以谁都可以不需要,然而却还是避免不了空虚。
一个人久了以后,我发现,这样下去不行。
我开始生病,身体和心理上都开始露出病症。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文章,它说“自我孤立”会破坏我们的身心健康。
> 对身体:长期自我孤立的人睡眠质量很差,运动不足导致的精力无处消耗,夜晚难以入睡,白天睡到下午。
> 对心理:长时间地将自己与外界隔离,会加重人的社交焦虑感和抑郁情绪。长期不与外界接触还会让人感觉自己的身体变虚弱,没有精神和活力,没有希望和自信,极容易滑入消极低迷的状态。
我几乎完美中枪,这就是长期一个人孤立生活的症状。
不是说不应该一个人生活,也并不是全盘否定独处的积极作用,而是想要告诉自己也告诉大量如我一样的年轻人,小心陷入独处的陷阱。
当初我看那些关于孤独的书,目光全盯着孤独的好,忽视了它的副作用。那些哲学家和作家学者当然也谈到了这一点,譬如周国平说: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
是的,我也忍受不了。
《瓦尔登湖》中的梭罗偶尔也要见见朋友,和邻居农民交往,他说:“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喜爱交际,任何精神旺盛的人来时,我一定像吸血的水蛭似的,紧紧吸住他不放。”
说的实在是再形象不过,一个人久了,再和人说话交流,真的像吸血的水蛭。
在这个科技和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中,我们也许无可避免地要习惯一个人生活,但请一定不要走进了封闭的自我。
我们需要走出家门,运动锻炼,与人交往,在汗水中释放过剩的精力,在他人的爱和认可之中找回自信。
我们同样需要独处,需要内在的整合。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自己身上,回到精神世界中让灵魂生长。
就像蒋勋说的:“能够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回到儒家讲的中庸之道,不要活得太孤立,也不要活得太张扬,唯有平衡好独处和交往,平衡好静与动,才能够睡美美的觉,吃饱饱的饭,身心都活得健健康康。
最后分享一句豆瓣上的评论:
“一个人内心的文艺和纯净,如果是靠隔绝和排斥才能保持,那么迟早会随着时间走向狭隘、封闭和枯竭,一个人热爱和敞开,才能在变化中获得真正的修炼。”
还是古人说的精辟,正是应了那首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