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说一个奶头乐的理论,就是那些掌握了全球绝大部分财富的富豪,巴不得穷人都沉迷在一些低智,消耗时间但是对人又毫无益处的娱乐里。
比如抖音,比如微博。
以及那些让人一时间非常爽的文章,但是离开了当下,那些文字都只是面目可憎的垃圾。
是的,因为手机,我们都陷入了一种碎片化的生活。
坐地铁的时候,每个人都在面无表情的看着手机,并不是手机多有趣,而是,放下手机,就感到了焦虑不舒服。
不知道眼睛该往哪里看,也不知道自己脑袋里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咂摸的东西,手机就变成了“外脑”,但是就是一个智障的“脑”,同时还要分走你原本所剩不多的灵感。
这种焦虑蔓延到生活各处,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绝对不是好的改变。
电脑最初是用于计算的,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但是现在人们更多的是用来玩游戏,各种消遣。手机也一样,但是这手掌方寸大小的空间,比电脑更能禁锢我们的思想。
有多少人打开一部电影,却在看了几分钟之后,决定看剪辑。
是电影不精彩吗?
不,不是,而是短视频剪辑会把那最能吸引我们的一段视频给展现出来。
这样看来,似乎是帮助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可是当看完这几分钟所谓“最精彩”的片段后,大部分人会点开另一部影视剧的剪辑,就这样周而复始,直到时间被榨干。
这个时候,放下手机,仅仅是因为累了,要上厕所,你妈喊你吃饭,必须要睡了。
思维就像陷入了梦境一样,这个时候多少人能在这些片段里学到什么。
我想,应该只有少数人能做到。
这个时候,就要讲到最根本的问题,奶头乐。
为什么人们如此痴迷于将所有时间全部用这些一时爽却毫无益处的东西占据。
为什么离开手机之后就会感到焦虑。
如果现实生活多姿多彩,有亲人,爱人在身边,生活和谐美满,不用为资本家卖命,我想手机的吸引力应该没那么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