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己章 第三
赌者,赏己也。何谓赏己,曰:识己重己饰己也。赏己者成事之半,人多赏而助之焉。薄己妄己皆疾焉,薄己者人多轻之损之,弗自助者无事可竞焉,妄己者人多畏之远之,然善行之者亦有成焉;故善赌者虽有疾而逊于人者,亦处之泰然焉;不妄不薄,而处世适中也。
奋斗的过程中,人们必须“赏己”,怎么做是赏己呢?
文章回答“识己重己饰己也”。“识己”就是认识自己,“重己”就是重视自己,“饰己”就是装扮自己。三层含义层层递进,认识自己包括认识自己的性格,行为方式,处事风格,所处的局势;重视自己是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审视自己,有什么地方好要发扬,什么地方不好要改正,马上落实,不能有一刻耽误;装扮自己既包括了外貌的装扮,也就是打扮自己,又包括了内在的装扮,即必要的礼仪,文化素养,科学素养,等等。能够做到“赏己”,别人大多会欣赏你,从而去帮助你,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也就是作者发出的感叹“赏己者成事之半,人多赏而助之焉”。
“薄己”与“赏己”相反,那就是不去认识自己,不去重视自己,不去装扮自己,甚至还美其名曰:自由、天性。“妄己”是比“赏己”做得过了,也许是认识自己过了,也许是重视自己过了,也许是装扮自己过了。这样的人要么言过其实,要么谨小慎微,然而有时候言过其实的能聚集众人,谨小慎微的能在混乱的局势下存活。故而“薄己妄己皆疾焉”。
“薄己者人多轻之损之,弗自助者无事可竞焉”,薄己的人不帮助自己改变,一切凭借天性行事,难以聚众,难以掌事。人们大多数时候看不起他,这样的人,没有事情可以争取得到(因为没人帮助他)。
“妄己者人多畏之远之,然善行之者亦有成焉”,言过其实但行动总是没有落下的情况下,也能够做成一些事情,从而聚集众人,使事业扩大;谨小慎微的人思虑全面,敢于迈出步子走出去行动的话,也更易于做成事情,大的成功不会有,小的事情能做的很好,孔明就是这样的。
所以,“善赌者虽有疾而逊于人者,亦处之泰然焉”,善于奋斗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即便比起“识己”的人有所不如,但是能够坦然对待,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奋斗策略。
最好的态度,仍然是“不妄不薄,而处世适中也”,不妄不薄就是“识己”的状态。如果没能够“识己”,最起码不能“薄己”,古代也有人说“自助者天助之”。
我们从这一章可以知道,人一定要自己先帮助自己,一定要重视自己,宁可“妄己”,切不可“薄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