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人生的三级跳齐帆齐
作为一本谈写作的书,《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华丽词藻的润色,写出来的都是大实话。这也正是这本书的优势所在。
毕竟这社会多数都是下里巴人,高深精美的阳春白雪,没有多少市场。
齐帆齐首先也是下里巴人,在她立志成为写作人之前,已经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
她也想成为文化人,她的作文曾多次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但是为了生计,作为家中长女的她,不得不在十四岁半那年,初中还没念完,就早早地辍学外出谋生。
“不是每个人都能抓到一手好牌。在命运面前,休论公道,”她在书中发出一声叹息。
她的青春岁月,都耗费在做做做当中,做服装厂和电子厂一线普工,做地摊生意,做早点,做营业员,哪里有生活就去哪里做,最长的一次是和缝纫机打了8年交道。
生活所逼,她要不断地实践,实践,再实践,这就是她的认知世界,她的感性人生。
这样的感性人生,是苦难,也是财富。
从苦难到财富,齐帆齐经历了三个层次的三级跳。
第一跳,从贫穷的农家,跳进充满机会和希望的城镇。这一跳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茫然但义无反顾。
第二跳,从局促的手工作坊,跳进现代化大公司。2015年9月,她从本地一个集镇上的服装厂,转移到上海一家网络公司做销售。介绍她去的是她小妹,也幸亏是小妹,否则她这个电脑盲无论如何也得不到这份完全靠电脑操作的工作。小妹是公司骨干,有其妹必有其姐,老板信得过。进去后一阵恶补,好在周围同事都热心帮她,终于涉险过关。
这一跳的最大收获,不是增加收入,而是开阔了眼界。这里是社会精英阶层,周围的人都是大学生,网络又将她带入新的天地。新的环境,新的机遇,苏醒了她那个“自由写作者”的梦,只要有一台电脑,在哪都可以工作,可以玩着玩着就把事情做了。如此潇洒人生,原来觉得遥不可及,而如今,一切就在眼前。
第三跳,从社会化的集团生产行业,跳进可以自主经营、自由发挥的自媒体领域。心动不如行动,梦醒之时,她请身边的大学生帮她注册公众号“齐帆齐微刊”,开启了她的自媒体生涯。
2016年端午节,她借用表弟的一篇文章,放响了她的公众号开门炮。虽然是用别人文章,还是很受大家欢迎,这种体验,使她感到十分快慰。后来有人劝她,你还是自己写吧。好,自己写,写什么呢?别的不熟悉,只有写自己。过往经历,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那是她在生活中的苦熬和跋涉,每一步都印象深刻。
令她没想到的,她自己写的文章,不论长短好孬,大家都喜欢,各项数据都比转发别人的要好看得多。“原来文字只要真诚,就会有人喜欢,只要你勇敢去写。”这是她领悟到的写文真谛。从此,“真诚”成了齐帆齐文章的一大标签。
真诚地面对苦难,并坦然地将它们展示,这确实需要勇气。殊不知,在文章所有的要素中,苦难是最能拨动读者的心弦,也最能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因为,正如巴尔扎克所说,“苦难是最好的老师。”
谁说齐帆齐没有老师,她的老师姓苦名难。
齐帆齐的新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