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最让人窒息的其实根本不是恨,而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的“爱”。
为何?
因为一旦“爱”被贴上“我是为你好”的标签,就等同于剥夺了接受方的自主意识和选择,就等同于接受方一旦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得到的爱,然后选择拒绝时,就会被贴上“罪人”的标签,一辈子背负着会被人唾弃,说是不懂得体谅他人的良苦用心,不懂得感恩的“罪名”。
这换作任何一个人都是感觉很难受的。
可是因为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所以面对着他人给予自己这样的爱的时候,最开始都会选择忍,就是觉得“既然你都这样说,你也没有恶意,那我先选择接受吧”。
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接受“爱”的一方就会发现不对劲,甚至会感觉越来越不舒服,就是“明明自己接受的是爱,可为什么总感觉自己这么痛苦,没有办法做自己了呢”。
然后就会开始感觉到烦躁,感觉到煎熬,但因为看不清问题在哪,所以就只觉得这个问题来自于外界,由此就会开始跟父母吵架,和他人辩论,和自己纠缠、拉扯,到最后就是吵累了,可发现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就导致最终什么都不想要,离所有人都远远的,好像这样还舒服一点。
但其实根本不需要如此,毕竟我们当初拒绝的是用来表达爱的那个令人窒息的形式,而不是爱本身。
若大家都能明白,我们抗拒的只是“你要求我一定要接受”的要求,而不是“你想向我传达的温暖”,那下一次在表达爱和接受爱的时候,选择一个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来进行,不就可以吗?
又何必一定要用抗拒的方式,将所有人、所有形式的爱都拒之门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