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一)稲盛和夫「働き方」を読んで

读书笔记(一)稲盛和夫「働き方」を読んで

作者: 李切尼 | 来源:发表于2017-10-22 17:19 被阅读0次


    稲盛和夫「働き方」を読んで

    —日式工作哲学与自我实践之路—

    李切尼


    感谢读书群的建立

    感谢夏槿老师把自己加到“我读我快乐”的读书群,让自己的读书生活有了新的目标感、紧迫感和脉络感。之前读的书都是为自己而读,随心所欲:《穷爸爸富爸爸》从第一章直接跳到第八章亦或是昨天读大仲马今天读太宰治,明天可能又会翻阅和歌俳句。尽管只是第一周,但读书群让自己的读书开始有始有终:以一本书作为一个标杆和节点,以读书笔记终结一次读书活动;同时让自己蒙太奇式的脑回路有所收敛,夯实了“设立问题-解答问题”这一简单却又深刻的思维模式。



    稻盛和夫的《働き方》


    第一周选择了三笠书房出版的畅销书之一,稻盛和夫的《働き方》(工作方式、做事方式之意)。在百度搜索了一遭,发现中文译为《干法》,但这个题目并无法打动我,总觉得缩小了日文的语义范围,所以这篇读书笔记里我想直接引用日文原题。另外由于自己读的是日文原版,可能在用词上和中文译本有一些出入,也请大家见谅。

    全书正文共六章,外加序言和结语,稻盛和夫将自己年轻工作开始到连续创办京瓷、KDDI、稻盛财团,进而进入古稀之年后的关于如何工作、如何通过工作获得幸福生活的实际经验和感想进行了简单却又深刻地论述。

    简要概括内容:第一章谈到了为什么要工作。稻盛和夫的意见是,工作是一场修行,通过认真努力、心无旁骛地工作,我们可以修炼心性,提高自己的人格,最终人生好转获得真正的幸福。尤其是他提到了佛教里的“三毒”(欲望、愤怒、抱怨),认为这是将人引向歧途的万恶根源,而恰恰通过憨厚、认真、踏实、诚实地工作能够抑制三毒的侵扰和扩散。

    接下来的二、三、四、五、六章里围绕“如何工作”这一问题,稻盛和夫总结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要和自己的工作谈恋爱,通过自己的意志让自己真正爱上工作,要当一个自燃性的人时常怀揣问题意识,本着解决问题的单纯想法去工作(第二章);要设立高目标,并将自己的愿望摄入到潜意识里,并通过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去达成愿望(第三章);要将今日作为时间基轴,每日每日持续不断的努力。考量自身能力时,要始终以未来时来判断,即现在的自己虽然不能达成此事,但通过学习和努力,未来的某一天自己定会做成此事。同时谈到苦难和成功都是对我们的考验,要拒绝感性的忧伤,建立“失败—反省—继续实践”这一简单的循环,并相信苦难塑人(第四章);要以完美主义的要求去工作,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当人们的构想里已经看到未来的全貌时,我们的愿望与理想必定会达成。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感度,提高自己对微小变化与异常的感知能力(第五章);要创造性的工作,专走别人未走过的路,敢于以门外汉的身份挑战新的事业。因为稻盛认为越是门外汉越有不被牵制的自由想象,越能取得专家取得不了的成就。同时列举了任天堂,村田制作所,欧姆龙,和罗姆的例子,说这些制造业巨头的社长都是本行业的门外汉,仅凭自己的构想和强大的实践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关于计划,稻盛说所有的新计划都必须达成,没有放弃一说,而这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我们的信念。人们会迷茫,会纠结也会犹豫,但所有的迷途都能够通过坚定的信念找到方向。乐观地去构想,悲观地去计划,乐观地去执行,持久地坚持和等待,定能够让我们的计划实现。

    结语里,稻盛关于如何在人生和事业中取得成功作出了总结:人生与事业的结果=思考方式×热情×能力。其中能力是天生的,我们无法改变,但热情和思考方式却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思考方式,因为它有正负之分,一旦思考方式为负,所有的相乘结果都会变为负值。那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才是正向、正确的思考方式呢?稻盛的总结如下:

    始终积极向前、富有建设性(つねに前向きで,建設的であること)

    拥有和大家一起工作的协调性(みんなと一緒に仕事をしようと考える協調性を持っていること)

    保有快活明亮的心情(明るい思いを抱いていること)

    保持肯定的态度(肯定的であること)

    满怀善意(善意に満ちていること)

    思量他人,温柔亲切(思いやりがあって、優しいこと)

    认真,正直,谦虚,努力(真面目で、正直で、謙虚で、努力家であること)

    不利己,不贪婪(利己的ではなく、強欲ではないこと)

    抱有知足常乐之心(「足るを知る」心を持っていること)

    然后,满怀感谢(そして、感謝の心を持っていること)

    拥有以上思考,外加我们的热情和天生的能力,人人都能达成所愿,收获成功,感知真正的幸福。



    关于本书的碎碎念

    读书过程中,心情非常复杂。即有一种无可言说的信服感,又有一种莫名的抵抗感。这本书是一部典型的日式心灵鸡汤和工作哲学书,所有的理论老生常谈,但却又无法抗拒。

    想起了京都东本愿寺前看到的一句话“これからがこれまでを決める”,直译过来“你的未来决定你的过往”。在你成功的那一刻,过去的所有都会显得有价值且无可或缺。近来总是有人约我聊天,说在日本待不下去了:每日的孤独、无力感都让自己无所适从,毫无成就感,低到了尘埃里。大家都觉得刚来日本时意气风发,满腔热血,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但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对日本社会的附和,渐渐失去了来日时的热情,消极低沉的情绪不断袭来,致使很多人承受不住这种压抑而纷纷回国。大家都说自己是败战而归,说好的衣锦还乡不过是一场梦。但我的心中始终坚信东本愿寺前的那句话,“你的未来决定你的过往”。无论是回国,还是留在日本,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未来的某一日,如果幸运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一些成功,再向别人讲述自己的过往时,我们经历的一切都有无限大的价值。也因此我劝身边每一个深处苦痛中的朋友去写文字,去拍照片,去用任何可能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苦楚,以便未来的有朝一日将这些出版成册或讲述给他人。这样,我们能够将自己的体验客观化,站在未来的视角去审视现在的经历。好与坏,未来说了算,现在的一切结论都太仓促了。

    话题跑远了,说回到稻盛的这本书,他用自己几十年的经验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课,但里面的叙述里质性的东西太多,量性的东西几乎没有。人和人的生命张力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标准放在甲身上可能正好,放到乙身上可能就会将其压垮。所以我说稻盛提到的东西既简单又深刻:“需要以完美主义的标准去工作”,但何为完美主义?作家的完美主义和制造业者的完美主义一定是不一样的;“通过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去达成愿望”,但世界之大这种努力的程度又该如何去衡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稻盛的这本书是写给有过成功体验的人的,并且对自己的成功体验有过深刻的反省与分析,细致追究过成功背后的原因。另一个层面上,稻盛的这本书是写给有一定社会经验和阅历,年龄稍长的人的。中国教育体系里有快慢班,少年班这种精英教学主义的传统,但所有少年班里从未见过大批量的文学少年班或哲学少年班。文科领域的东西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个人体验,社会历练,心智的成熟度都会影响一个人对文学或哲学的理解深度。稻盛的这本书谈的是工作哲学,其中用了一章讲原理(即为何要工作)用五章的篇幅讲方法论(即如何要工作),但细细品来,无论是原理还是方法论都不是“小孩子做十道题就能获得奖励”的量性方法,而需要乾坤大挪移似的消化、吸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恰达好处的去践行。整本书读下来,像是说了很多,又像是什么都没说,但这就是长者的智慧,尤其是获得如此成功的长者。这本书更多的韵味需要我们慢慢去品,并且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成功体验,不断地总结失败的原因,直到稻盛的语言里蕴含的力量慢慢深入到骨髓,产生某种震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获得我们想要的成功时,回头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才会发现自己的感受和稻盛和夫的论述惊人的相似,那是我们可能也会将同样模糊不清的表述留给后辈。

    作为结尾,我想还是要回归本书,把稻盛的工作哲学再次简单梳理。是否相信取决于你,但当你成功之后请花些时间再来看看稻盛的话,来验证它的有效性。

    ※关于工作的基本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工作+我们如何工作

    ※稻盛和夫的解答

    ■为什么要工作:修炼心性、铸成人格、扭转人生、治疗迷茫与犹豫。

    ■如何工作:老实、认真、踏实、诚实地工作

    日日反省

    与工作恋爱,用意志让自己爱上工作,不再抱怨

    积累感动,让每日细小的感动注入新的能量

    成为自燃性的人,自我燃烧,充满激情,工作在漩涡中心带动周边人

    拥有高目标,敢想,把想法深入到潜意识里

    尽全力之后,上帝会帮我们

    始终以百米竞赛的速度去奋斗

    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这是自然原理

    持续能够让我们非凡

    比昨天进步一步就应该欢喜快乐

    努力过好今天

    用未来进行时估量自己的能力

    抛弃感性烦恼,失败了总结,总结了继续实践

    所有的高山请垂直攀登,苦难铸人

    注重细节,以完美主义的标准去工作

    如果你能看见理想的全貌,那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提高自己的感度,锻炼自己对细微变化的感知度

    追求完美而不是最好(瘸子里的将军也是最好,去不是完美)

    创造性地工作

    专走他人未走之路

    门外汉的力量:敢于自由想象

    新的计划必须实现:积极构想、消极计划、积极实践

    治疗迷茫的良药:坚定地信念

    人生和事业的结果=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读罢此书,心里还残留着无数个疑问。例如,中国当下的流行标签—“斜杠青年”和稻盛的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做好一件事之间是否矛盾?日式工作哲学是否能够反应人类普遍定律? 真正的幸福真的能够通过专心工作获得吗?日本的过劳死又该如何解释?自身能力的短板和热情之间的平衡又该如何去衡量?

    既怀疑又想选择相信。至少自己会选择目前看来正确的教诲去实践,在摸爬滚打中积攒出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哲学。非常期待多年后再次翻阅此书,看看稻盛的话和自己的感受会出现哪些新的碰撞。


    2017年10月22日

    京都二条城家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一)稲盛和夫「働き方」を読ん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xnuxtx.html